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VIP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绝密★启封前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1-15题,每小题4分;政治16-30题,每小题4分;历史31-50题,每题3分。) 31.《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某,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这反映出商朝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 D.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 3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进可分为“贵族形态”、“世族形态”、“士绅形态”三个阶段,与“世族形态”形成相关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3.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这表明 A.申侯遵从血缘宗族关系权力政治原则 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力量 C.申侯通过与诸侯联盟展开称霸争斗  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35.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36.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37.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38.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39.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 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 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 C.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 40.有学者说:“六部已不是一个家庭中的六兄弟,而成为六个家庭了。至此尚书又经历了第二次大变化。”这里的“第二次大变化”发生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42.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43.“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