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_与后现代的相遇_哈姆雷特谋杀案_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pdf

_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_与后现代的相遇_哈姆雷特谋杀案_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_与后现代的相遇_哈姆雷特谋杀案_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

0 8 5 戏剧理论纵横/《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 xijulilunzongheng/ danm aiwangziham uleitedebeijuyuhouxiandaidexiangyu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 与后现代的相遇 ———《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 ◆邵雪萍 内容提要: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使戏仿文学经典蔚然成风,亚瑟· 阿萨·伯格的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就戏仿了莎剧《丹麦王子哈姆雷 特的悲剧》,在主人公格利奥马的塑造和复仇主题的设置上均实现了 对该剧的“翻新”。本文通过比较格利奥马与哈姆雷特的形象特征,考 察二者的复仇在对象、目的、意识、结果上的差异,指出小说中的戏仿 表达了伯格对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西方文学批评和传统道德观蜕变的 焦虑,并阐明了这种戏仿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格利奥马 哈姆雷特 戏仿 引言 后现代主义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 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为典型风格,[1]P1 常使文学经典成为戏仿的对 象,对莎士比亚名剧《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ie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e,以下简称《哈姆雷特》)的“再创作”自 20 世纪以来 层出不穷便是最佳例证①。后现代主义催生的戏仿一方面使经典呈现 出传统解读无法发现的意义,一方面也具有难以避免的消极影响,因 为戏仿者如若纯粹出于叛逆或怀疑精神对文学经典“为所欲为”,便 “可能由于没有必要的价值底线而成为无原则的、唯现实利益是从的 投机主义者”。[2]P53 因而在享受戏仿的自由时,每个负责的戏仿者都应 0 8 6 2011年 第3期(总第334期)戏剧艺术类 月刊 ● 戏剧文学 xijuyishulei yuekan xijuwenxue 努力以“自身的方式对他们继承的独特世界做出 辙。3.二者都遇到了促其“复仇”的“鬼魂”,只不 反应, 吸收许多可追溯的连续性, 再生产可被单 过困扰格利奥马的“鬼魂”是“多疑”:他怀疑自 独描述的组织的许多内容”。[3]P293 从这个角度看, 己的主编之位遭人觊觎,怀疑编委们串通一气 美国作家亚瑟·阿萨·伯格 (Arthur Asa Berger, 反对他,还怀疑自己“会不会冤枉了……这些 1933-)②的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③堪称一部成 人”(56),不敢匆促行动。4.二者都曾设法探察复 功的戏仿之作。 仇对象的底细。哈姆雷特用“捕鼠夹”试探克劳 狄斯,格利奥马为编委提供的丰盛晚餐也是一 一、《哈姆雷特谋杀案》在主人公塑造上的戏仿 只“捕鼠夹”,使编委们互相诋毁丑态毕出。正如 哈姆雷特见克劳狄斯观剧时失态便相信鬼魂所 《哈姆雷特谋杀案》主要讲述了加州大学文 言非虚,格利奥马也因编委们在餐桌边的丑恶 学教授阿戈斯蒂诺·格利奥马(Agostino Glioma) 嘴脸决定让其“付出代价”(20)。 的“复仇”故事。格利奥马教授是《莎士比亚研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