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

Who Am I?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自我意识,树立一个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对自我意识的重视; 2.帮助学生认同接纳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达到心理同一感; 3.鼓励学生不断认识与调节自我,促进每一个学生走向积极的同一性发展。 二、【教学方式】讲授式 谈论式 角色扮演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音乐、图画纸、水彩笔 四、【理论基础】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被称为自我同一性之父,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对特殊的冲突或核心问题,当这对特殊的冲突或核心问题解决了,人格就发展了一步。但每一阶段冲突的解决与前几阶段冲突的解决和后几个阶段冲突的解决有密切的关系。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中,青少年期(12-18岁)是埃里克森聚焦所在,他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五、【授课对象】初二学生××班 六、【教学过程】 导入:询问“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谁?”、“将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自己如何适应未来的生活?”,让学生举手自由回答;(5min左右) 活动: 活动一:曾经的自己(20min左右) 轻音乐:Childhood Memory——班得瑞 1.请大家慢慢的闭上眼睛,慢慢的放松下来,在音乐中,跟着你听到的声音去想象,那只是你的想像,没有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 指导语:“让我们乘着时光机,一同回到过去。真实地面对自己,会看到有个小孩住在你的心里面。看看他穿着什么衣服,有着什么样的表情和眼神,看他在做什么?在玩耍、在学习?还是在做别的事情……”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孩子。我们不确定他的年纪,但是很多时候他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小。他是我们在年幼时受伤破碎的部分,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里。他有时哭、有时笑、有时愤怒、有时悲伤。有时他希望你的拥抱,有时又想对你大吼大叫。这个孩子住在我们内在的核心,往往比已长大的我们更清楚我们真正的需要。这个内在小孩就是你的心,而为自己付出是值得的。如果连你都不去试着与你的内心小孩子相处,去照顾他,还有谁会爱你呢?所以,从现在开始,爱自己。 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这个我和平时我们见到的甚至大不相同。面对这个真实的自己是需要勇气的,所以老师请在场的所有人,手牵着手,传递温暖聚集能量。现代生活已经让我们戴上了太多的面具,当一个人感受到爱与温暖时,我们才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 原来遇见自己,是件这么震撼的事情。 2.请部分自愿给大家分享自己经历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讲述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小孩的形象,以及自己心中的感受,并与其他同学分析其快乐或痛苦的原因。 分享点:刚刚在自己脑海中浮现的情景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 总结:在人生的这些年里,总有些事情我们想忘却永远也不会忘记。每一次不经意的记起,它总是让我们想笑却又总是哭出来。这些事情最能反映你内心真实的想法,请不要忘记这些故事,这些最真实的故事! 活动二:我的自画像(40min左右) 1.目的: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促进自我觉察。 2.准备:一张图画纸、一盒水彩笔 3.操作程序:(1)每位学生一张图画纸,几个人合用一盒水彩笔,请学生画出现在的自己。可以以任何形式画出自己,抽象的、形象的、动物的。植物的都可以。总之把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2)画完后,前后左右同学之间可进行交流,请每一位同学对自己的画作出解释,其他同学可提问,促进作画者的深入思考。 4.自画像用非语言的方法将画者的内心投射出来,是一种独特的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展示的方法。 分享点:1.同学们画出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呢? 2.看看自己的自画像和别人的自画像一 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总结:没有任何两个人画的自己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 活动三: 心理诊所(25min左右) 案例 李明初中时学习成绩一贯优秀,被当地人称为“才子”,考入重点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不再是众星烘托的月亮,只是一颗普通的星星而已。尽管他学习更加努力,但成绩始终只能在班级中等水平。他渐渐害怕考试了,每到期中、期末心理压力很大,出现紧张、失眠、头晕等现象,最终因紧张过度晕倒在考场,不得不休学半年。 分析:(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就是我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是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