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下“忍”的精神困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同文化下“忍”的精神困境.doc

PAGE  PAGE 10 胡同文化下“忍”的精神困境   〔摘 要〕白大省是铁凝笔下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她生长于以“仁义”为代表的老北京胡同,但当视野细化到人物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能力上时,其真正体现的是“忍”的性格特征,而非“仁义”。一方面,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本文对“仁义”的实质进行了重新解读,并从“忍”的内涵范畴出发,认为白大省属于“忍人之忍”的极端范畴。另一方面,由于性格懦弱卑微与缺乏主体意识,白大省在现代社会中深陷“忍”的精神困境之中,在危害自我的同时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进而让人质询以“忍人之忍”的白大省为缩影的国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改变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摘 要〕忍人之忍 精神困境 胡同文化   一、胡同文化影响下的忍   白大省是北京胡同里出生长大的女孩,在七八岁的时候被人评价为??仁义”,她在一年级时把昏倒在公厕里的赵奶奶背回家,在二年级就担任起每日给姥姥倒便盆的责任,到三年级看《卖花姑娘》都会哭得无比专注等等,通过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灌注在白大省身上的“仁义”的理想人格。但视野细化到人物性格特色上,白大省思考方式、所作所为体现出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仁义”,而是在胡同精神的道路上有所偏差。   作品的开头便将北京城比作一片树叶,胡同是树叶上蜿蜒密布的叶脉,在胡同里穿行的女孩们就像城市的汁液,使得北京这座精神的城市肌理清晰、面庞润泽,可靠而温暖。胡同是北京城的一个特色布局,也是时至今日最具代表性的“老北京”建筑。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说道,“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民居建筑是精神内涵的外在反映和物质表现,四合院的四方四正、胡同的正北朝南都体现了北京人的敦厚随和。在分析了胡同的特色与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后,汪曾祺道出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正如老舍《茶馆》里的北京小市民的典型代表王利发曾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这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也是小说主人公白大省的生存态度。   从小居住在“近邻皆是亲”的驸马胡同里的白大省在民居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诸事皆忍的性格。有学者从哲学角度将忍分为四种,修养之忍、手段之忍、无奈之忍、忍人之忍。其中忍人之忍,指过度偏离事件的评判标准,一味忍受纵容他人无理的行为,脱离了人性可接受限度的忍,即超出合理范围的感性愚昧之举。在白大省小时候做出扶老人家过马路、给姥姥到便盆、好吃的让给表姐、帮弟弟扛下责罚这些都可以归为理性的礼让与忍耐,但当长大了的白大省一再忍受姥姥不分青红皂白的辱骂、弟弟昧着良心的算计、表妹肆无忌惮的占有、爱人再三的背叛抛弃与反复时,她却像自己的姓氏“白痴一般地”将所有不合理的事情照单全收,心甘情愿、浑然不觉地接受了现实的不公平,此时我们可以发现的白大省的行为已不算是理性的“忍耐”,而是极端感性的“忍人之忍”。这种“善良”在老一辈口中说成是“仁义”,却越出了传统文化精神品质,走向了“忍”的极端“忍人之忍”。   重新解读前辈们给白大省定义的“仁义”精神,不过是一种过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美化形容。其身上真正体现的是越走越偏的“忍”,并且是消除了个体感受、一味适应外在的“忍人之忍”。大家在白大省年幼时便将“仁义”的包袱安排到她的手上,在生活中处处利用白大省的“忍”,心安理得地享受白大省带来的好处,而白大省却从“仁义”的源头走向了“忍人之忍”的另类支流。作品开头便抒发了“白大省仁义就让她仁义去吧”的感叹,如果白大省已不是“仁义”的代表,还能让她如此“忍”下去吗?   从本质上说,忍人之忍是病态人格的体现。丧失心性的白大省日渐惯坏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姐“我”、最亲的姥姥和弟弟以及爱人们的性格,大家都对白大省的过分善良熟若无睹,理所当然地要求与分享她,变得野蛮、无理、任性,暴露出人性鄙陋的一面。   首先以表姐“我”和白大省的相处进行分析和阐释。一瓶汽水,表姐“我”总是先喝,而且永远比她喝得多,又由于她从来不懂得埋怨与诉苦,表姐“我”因此从来也“不知道让着她”。“我”和白大省都要洗头,“我”抢先洗,最终让白大省没时间冲头,挂着一块蛋黄洗发膏,“我”虽感到愧疚但却因觉得她不会在意而终未提及。作品借第一称叙事“我”的心理展露出:“白大省是这样一种人:她会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件事你有什么可对她不起的,她会扫你要道歉的兴。所以你还是闭嘴吧,让白大省还是白大省”。这样地不求回报、不管事理的白大省,合理表达情绪的机会她从来都选择放弃,维护尊严的必要道歉她也从来不去要求。于是愈发地无人在意其的感受,真正地去关心她的情绪与幸福。殊不知,“一味的奉献、给予”并不是高尚人格的体现,他人得到的益处并不会永远呈指数增长,长时间反而会扭曲危害他人的心智,形成“她从不抱怨,表姐‘我’因此从来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