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瓶罐罐与木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瓶瓶罐罐与木桶

瓶瓶罐罐与木桶 ? ? ??? A ???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 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 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 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 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 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 ??? 于是突然发现了我们的可悲。这就是,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的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 ??? 没有!就因为迟钝! ??? 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 ??? B ??? 烦恼肯定是一种邪恶。它败坏着人的情绪,影响着人的健康,在人的生活中投下了一个深深的阴影。 ??? 及时走出这个阴影,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 于是想起《资治通鉴》中的一个故事。汉灵帝时,太原孟敏出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瓦罐),只见他掉头不顾,径直前行,名士郭泰奇之,问其故,他答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 ??? 请注意,打碎了瓦罐,的确是件让人烦恼的事。但故事中的孟敏却偏偏“掉头不顾,径直前行”,这说明他特别聪明特别理智。这就是,他极善于权衡利弊,深知悲悲切切远不如轻装前进,这才不再计较已有的损失,而且干脆利索,只管向前!于是也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这就是,在前进的征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并认定豁达开通远胜于苦恼烦闷———正如那孟敏,如果打碎瓦甑后便自艾自怨,便可怜兮兮,便哭哭啼啼做黛玉葬花状,他能径直前行吗? ??? 换言之,既然烦恼极像那只“打碎了的破瓦甑”,毫无用处,凭什么不扔掉它! ??? C ??? 有位奥地利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用手在桶外头敲敲,然后由声音判定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父亲的这一做法启发了他,他便由此推论,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既然父亲敲敲酒桶能知道酒的多少,那么,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于是细细钻研,认真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 ??? 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 ??? 更有趣的是关于木桶的诸多提法。 ??? 比如,想知道一个人的水平究竟如何吗?像观察木桶似的研究研究他吧,这将有助于找到他最短的“那块木板”!像敲敲桶似地再敲敲他吧!你会由此发现他的水平境界究竟如何?正所谓“满桶不响,半桶晃荡”。这“响”与“晃荡”,不就是对一个人的评价吗? ???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瓶里有歌,罐里有歌,桶里也有歌。 “大陆漂移说”的启示   在科学史上,由阿尔佛雷德·罗塔尔·魏格纳所创立的“大陆漂移说”可算是历尽磨难,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思考。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和探险家。1912年,他提出了地壳变迁的大胆假说,即“大陆漂移说”。这一理论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被无边无际的泛海洋所包围的原始泛大陆。这块泛大陆由较轻的固态硅铝层组成,并漂浮在粘性很大的液态硅镁层上。到古生代以后,泛大陆开始破碎,碎块在地球自转和日月潮汐力的作用下,逐渐漂移开来,形成了今天的陆海分布格局。南美洲与非洲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正是它们之间的一道裂痕。   这一石破天惊的理论,立即在科学界炸开了锅。一些学者积极支持,认真求证;另外的多数学者则坚决反对,猛烈抨击。直至1928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地学讨论会上,“大陆漂移说”仍被斥为“荒诞的怪论”、“积木游戏”。两年以后,魏格纳在格陵兰的探险中不幸以身殉职,“大陆漂移说”也从此销声匿迹。 20世纪50年代,随着古地磁学新发现的问世和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才使这一学术在沉寂20多年后得以起死回生,重新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