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考研盲区.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考研盲区.doc

跨越考研盲区   今年选择考研的人很多,估计报考明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也一定在一百万以上。但是在考研的百万大军中,到底有多少同学是在理智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之后做出了选择?当年徐小平老师极力抨击所谓的“出国无意识”,“为了出国而出国”,而今天的考研考场上,又有多少人是“考研无意识”,“为了考研而考研”?   大学本科阶段的大规模扩招,使本科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大学降低门槛后迈入校门的新一代大学生,在走入社会的时候,原有的“天之骄子”优越心态或多或少还残存着,它和不断被媒体大肆渲染的“本科生零工资”等sensational负面消息结合在一起,加剧了大三大四同学的“就业恐惧症”。于是,考研就变成了退守在象牙塔中的唯一通路。   平时接触的同学越多,目睹之怪现状也越多。在这里,我就来历数一下盲目考研的“七宗罪”:   一、盲目跟风,糊涂考研。去年的暑假班上,在讲座之后,很多同学围过来问问题。其中一个同学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老师,我也不知道考什么专业,你能不能帮选个专业我来考?”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在震惊之余,问他为什么连考什么专业都没有想好就决定盲目上阵,他回答:“因为同宿舍的其他同学都要考研,我也就跟着试试。”其选择的盲目性可见一斑。虽然在大学校园中peer pressure随处都在,但是成功的道路经常是独特的。在讲座中我常讲,Bill Gates、Dell这样的IT业巨头;不仅没上研究生,有的甚至连本科都没有读完。   人生的很多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你选择考研、读研,这成意味着你丧失了用三年甚至更长的金色青春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当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的时候,考研不能帮你消除它。   二、“热门”专业,一拥而上。据去年的数据显示,考研大军虽有一百万之巨,但大多数考生只是聚集在法律、金融、国贸、财会、国政等少数所谓“热门”专业上。当遇到无数个考法硕,考金融的同学之后,我不禁要问,中国现在真的就需要那么多这方面的研究生吗?我们是不是在考研选择专业的时候,依旧像当年高考时一样的盲目?当年高考,也许我们被一个穿着漂亮“马甲”的专业名称忽悠了,现在在做选择的时候,理智和谨慎是必需的。   今天的热门专业,等到三年学成之后,在job market上是否还炙手可热?按照现在的培养量来看,法硕当律助,金融硕士当储蓄所柜员的日子,也许真的不远了。   三、考虑欠周,跨转专业。很多选择考研的同学,心里都有一个结,当年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专业,那么现在通过考研,似乎能扭转一下。其实在选择考研的专业时,要考虑两点:第一,自己之所以想上那个专业,是确实对它感兴趣,愿意以后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人云亦云,自己其实也不了解?我的几个学生在成功跨专业考研之后,在给我的E-mail里,都表露出对研究生专业的一丝失望,有个同学甚至表达了对原来所学专业的留恋。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跨越的难度。曾经有本科英语专业的同学,要选择北京某著名高校的金融专业,我就明确告诉他,我不看好他的选择。虽然他有良好的英语功底,在英语复习上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但是他从来没有学过高数,而所选择的学校又一贯以金融的数理分析闻名,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他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成功地希望也极其渺茫。   在专业的选择上,现代叶公实在太多了!   四、毫无经验,奢谈管理。平时和同学的交流中,经常遇见这样一类同学:本科学的是工科,几年下来,已经厌倦了图纸与机床,试剂和实验,于是一古脑儿的要考管理方面的研究生。另一类同学就更让人啼笑皆非:本科就是学管理的,研究生依旧要在管理方面选。记得前两天中外校长论坛,有些著名大学的校长已经提出要撤销管理学的本科专业。我对此深表同意。管理不是靠读书读出来的,而是靠经验累积出来的。成功的管理学习一定是建立在丰富的工作经验之上的。因此,我经常建议,学工科的同学,即便是想以后搞管理,最好也先工作几年,积累一点点的社会阅历与人际经验。而对那些本科就学管理的同学来说,你已经饱读兵书战策,现在该真刀真枪的操练两下了。有的同学会说,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是我毕业没人请我做人力资源总监啊。没关系,总监做不到,我们可以先从人力资源的办事员做起,跑社保局,人事局,面试员工,做薪酬。   经验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当你小怪杀得多了,经验值积累到一定程度,肯定会升级的。   五、没有兴趣,强搞研究。研究生教育中有一类专业就是培养学者的,用英文讲,这类应该叫Master byResearch。这种研究生,读书时候学的知识,肯定不能多快好省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转化为制造钞票的生产力,而且其工作的出口,也很有限。但是,很多考生,对做学问要做冷板凳没有丝毫的了解,仅仅是对于名校和学校所在城市的痴迷,又加上觉得这类研究生好考,也一窝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