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7例.doc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7例
【关键词】 盆腔瘀血综合征 盆瘀饮 中药内服 保留灌肠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瘀血引起、以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为主要症状,疼痛伴随经期加重,月经量、白带增多,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失眠等一系列症候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常常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2~45岁,病程6个月~8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4.2岁,平均病程4.12年,平均孕次2.7次,平均产次2.4次;治疗组分别为33.9岁、3.7年、3.0次和2.1次。治疗组有宫腔操作史者18例,对照组15例。临床表现均有下腹部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或白带量多,或月经量多,痛经,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或涩等。妇科检查宫颈肥大、糜烂,子宫体肥大、多数后倾,子宫颈、阴道后穹隆有触痛,但触不到明显结节。子宫旁、附件区有压痛及饱满感,但无明显增厚及块状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盆腔静脉曲张。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实用妇 科学 》[1]中有关盆腔瘀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实用中医妇科学》[2]中有关盆腔瘀血综合征辨证标准。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内服盆瘀饮,组方: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各10g,川芎6g,泽兰、莪术、白术、茯苓、泽泻、延胡索、川楝子各10g,炙甘草3g,水煎服,1天1剂。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用药,连用22天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为1个疗程。灌肠方:桃仁10g,红花6g,当归尾10g,川芎、乳香、没药、枳壳各6g,取上药浓煎至100ml,药温38~40℃,保留灌肠。自月经干净后3天起,1天1剂,连用10天为1个疗程。灌肠后嘱患者尽可能卧床,使药液保留于直肠内至少2小时以上。
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片,1次4mg,1天2次,口服。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用药,连用22天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症状、体征采用四级评分法评定症状程度: 症状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严重计4分。符合辨证标准的舌象、脉象计1分, 宫颈肥大呈紫蓝色或阴道壁呈紫蓝色计1分, 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计0分。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 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其它检查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0%,其它检查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前减少30%~69%,其它检查无异常; 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3.2 结 果 治疗 组27例中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27例中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0.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 论
盆腔瘀血综合征属中医“腹痛”、“月经过多”、“带下病”等范畴。该病的发生除与解剖、体位因素有关外,还与妇女结扎术后、孕产频繁、雌激素过度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1,3]。西医采用安宫黄体酮、甲孕酮等孕激素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治疗,严重者宜手术治疗。
盆腔瘀血综合征症状繁多,病症不一,但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在月经期前后。此症因多产、房劳、嗜食辛辣、情志不畅、子宫后位等因素,加之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导致盆腔周围组织血液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不通则痛”。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肝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临床上以湿瘀互结型多见。盖肝藏血而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为冲脉所系,妇女经、孕、产、乳以血为用,血常不足,气常有余,加上妇女生理、个性特点,易为情志所伤而致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血行不畅而致瘀。木旺乘土,则脾失冲和,运化失职,使水湿内停,湿瘀相搏,结于胞宫、胞脉而成为此病发病的内因。且由于妇女胞宫位居下焦阴湿之地,南方气候温暖多湿,经行、产后胞脉空虚,若起居不慎或药物、人流、手术损伤,或阴道用具不洁,湿浊之邪易乘虚而入,与血相搏结,阻滞经络,内外因合邪,湿瘀互结胞宫、胞络而发生此病。由于湿性重浊黏腻,故病情缠绵难愈。
根据此病病机,笔者选用《伤寒论》中“当归芍药散”化裁成盆瘀饮方治疗。方中丹参、赤芍、白芍和营养阴,敛肝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舒肝脉;白术、茯苓、泽泻健脾益气、渗湿和中,且甘淡平和,利湿而不伤阴;泽兰既能化瘀又能利湿;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行血止痛;莪术化瘀消积“通肝经聚血”(王好古语);炙甘草调和诸药, 柔肝缓急。全方共奏调和肝脾、化瘀利湿、缓急止痛之功。外用药中桃仁、红花、归尾活血化瘀可以扩张局部血管,改善末梢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辅以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A卷】.docx VIP
- T100程序设计-双档.pptx VIP
- 模块8 港浃台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9月最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doc
- 模块7 西北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块6 西南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汽车维修服务方案(完整版+104页).docx VIP
- 模块5 华南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块4 华中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块3 华东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