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行论文
孝行天下 创设和谐
襄阳27中 王 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使孝文化成为了传统道德的核心。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有文明,即有孝道。孝是炎黄民族延绵不绝的传统,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
首先,利用好班会活动这一主阵地,向学生宣讲“孝行”的含义。
一个“孝”字。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与之相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行孝为先”的说法。“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实质是知根溯源、感恩图报的思想。这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过去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一个人只有自我人格的完美,才可以管理家庭进而治理天下,这种人格的递进关系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对家庭都没有责任感的人,怎么会对社会有责任感呢?从社会效果来看,“孝”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是值得我们提倡的。青少年只有在家孝敬父母,才能在外尊敬师长、关心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关于“孝”的教育材料,同学们在中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很多,所谓“羊有跪乳、鸦有反哺”还有“孟宗哭竹冬生白笋,王祥卧冰情感红鱼”的故事,都是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好材料。
其次是大力推行“孝行”活动。
一是推行“孝心献给父母”活动。为配合学校开展“孝行”教育活动,我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孝”的要求,包括帮助、体贴父母、与父母沟通、不顶撞父母等。具体到“我帮妈妈梳一次头发、洗一次脚”、“我帮爸爸捶一次背、揉一次腰”、“我帮爷爷(奶奶)倒一次茶、剪一次指甲”。对一些与父母关系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通过活动,家长普遍感到很惊喜,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进步,懂事了许多。一些过去顶撞过父母的学生,体谅了父母的苦心,改变了紧张的家庭关系;一些特殊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子女,也逐渐变得善解人意。
二是“爱心献给社会”活动的推行。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做好事、义务打扫街道、为贫困人员捐钱捐物等形式,让同学们在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三是推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配合学校开展的“争创文明学校、文明班级”的活动,我在班上提出了“从我做起,争当先进”的要求,并且在班里推选出了“从我做起,争当先进”的要求,并且在班里推选出个人“文明标兵”。我班也连续几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这样一来,使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协作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再次,对学生进行“孝行”教育,教师要言传身教,要“身正为范”。
“孝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教师全力参与,在一个集体里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起到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此,要求我们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修行”,深刻体会“孝行”的内涵,做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树立新的德育观念,才能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最后,要坚持推行“孝行”活动,巩固活动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学校、我们班级的“孝行”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社会对我们取得的成绩也给予了肯定,家长普遍反映他们的子女不仅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证明了我们这次的“孝行”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中小学生的思想工作毕竟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加之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把这项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好书,育好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