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关于原因自由行为.doc
也关于原因自由行为
《法学家》1998年第4期发表了齐文远、 刘代华两先生的《论原因上自由行为》一文(以下简称齐文,另本文中引言未特别 (二)原因自由行为是否只能构成过失犯罪 齐文认为,原因自由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只能是一种过失犯罪。笔者认为,这也值得商榷:
首先,如前所述,负有业务、职务义务之人及有特殊身体素质之人也能成为原因自由行为之适格主体,他们完全可以构成故意犯罪。如铁路扳道工意欲使两车相撞,而有意使自己陷入酩酊昏睡状态而不履行扳道义务,结果两车相撞,这就是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故意犯罪。这一点连齐文也不予否定。
其次,就对危害结果的预见而言,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现实可能性,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假定可能性。(注:王作富著:《 中国 刑法 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175页。)这一点固然不错,但齐文却据此认为,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人如预见到结果发生,那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多持侥幸态度,认为自己能幸免,因此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一结论显然错误。因为所谓“现实可能性”是行为人明知行为可能确实发生危害结果,却没有想到靠什么办法来避免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而“假定可能性”则是行为人或者凭自己熟练的技巧、较强的体力,或者凭为避免结果所采取的积极行动,有一定理由认为可以避免结果发生。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人既然如齐文所说的只是持一种“侥幸”态度,那当然只能认为主观上是一种放任的心态,应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再次,原因自由行为构成的犯罪中的确有一部分是过失犯罪。如母亲因入睡而使哺乳婴儿窒息而死、灯塔看守因酒醉至高度酩酊,忘却点灯时间,因未点灯使船舶触礁沉没等等。
最后,从各国刑事立法来看,也都没有排除故意犯罪的成立。如意大利刑法第87条规定:“如果某人以实施犯罪或者为自己准备借口为目的使自己处于无理解或意识能力的状态,对该人不适用第85条前一部分的规定。”(注: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显然包括故意犯罪。
因此,认为原因自由行为仅构成过失犯罪的见解是不妥当的。
综上,笔者认为,齐文给原因自由行为所下定义,即“普通行为人使自己置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导致了符合刑法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之危害结果出现的行为”并不准确。笔者认为原因自由行为应指有责任能力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或限制责任的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导致了符合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之危害结果出现的行为。(齐文将通说中“符合犯罪构成的事实”改为“符合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上危害结果出现的行为”,其论证 科学 、准确,笔者深表赞同,故予以采纳。)
三、关于我国刑法设立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建议
刑法 理论 一般认为,刑法明文规定原因自由行为具有可罚性,“不仅能有力推动对该类行为的理论研究,而且也为及时准确地打击该类犯罪提供 法律 依据,因此是十分必要的。”(注:喻伟主编:《刑法学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纵观世界各国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大致有两种规定方式。
1.作为独立犯罪而在刑法分则中予以规定。典型的如德国刑法。
2.在刑法总则中设其明文规定。如瑞士刑法第12条规定:“行为人意图犯罪,而自陷于意识重大阻碍或障碍之状态中者,不适用本法第10条及第11条之规定。”(第10条规定的是无责任能力,第11条规定的是限制责任能力)
齐文认为,“既然原因上自由行为是一种过失犯罪,本着法律条文应简洁、概括且便于适用的原则”,我国刑法如规定原因自由行为,“宜按德国模式将原因上自由行为作为一种独立的罪单独规定在刑法分则之中”。笔者认为,这一主张不妥:第一,如前所述,原因自由行为并非一种过失犯罪。第二,退一步说,即使如齐文所言,原因自由行为是过失犯罪。那它所构成的具体罪名也会因行为人行为方式的不同而有区别,如过失杀人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引起火灾的构成失火罪。如在分则中加以规定,那势必会使条文琐碎,使犯罪构成变得模糊且易挂一漏万。第三,原因自由行为实际上既有故意犯,又有过失犯,有作为也有不作为,而且其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采用瑞士、意大利等国立法例,在总则中加以规定更为适合。
笔者建议,将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改为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规定,即“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为加强中亚军事 美军到处设基地.doc
- 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努力开创普洱市电影事业新局面.doc
- 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doc
- 为学生架起提升美术素养的桥梁.doc
- 为幼儿插上音乐的翅膀.doc
- 为建立中国的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学而努力.doc
- 为当代文学导航的一盏明灯.doc
- 为教师解惑答疑 替学校出谋划策.doc
- 为文化走出去战略铺路搭桥.doc
- 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宽广平台.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