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旧闻60 - 科学网—博客.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家拳旧闻60 - 科学网—博客.doc

内家拳 内家拳的一些掌故 米儿叙述: 我师童先生说话直,不知道的,以为童师喜欢起事端。所以童师的话,许多人都听不进去。关于吴鉴泉,童师说吴图南曾亲口讲吴鉴泉推不过他,所以他又去拜杨少侯。吴派出自杨派,但始终没有赶上杨派。张义尚称孙式太极拳“是形意八卦的底子,讲主动的快,松软程序度尤差,更不要说轻灵虚无的境界了。 ”本人的体会与张义尚的认识完全不同。本人练孙式太极拳有年,说此拳是形意八卦的底子不假,但是此拳的特点之一就是松沉灵虚,在这方面比杨式太极拳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牛胜先讲当年李玉琳的推手功夫令杨澄甫先生也自叹不如。当年杨澄甫的四大金刚包括李雅轩都抬不起李玉琳的胳膊,其松沉劲可见一般。此外李玉琳动若灵猿,所以才有“铁臂苍猿”的美称。这不仅是主动的快,而是反映的灵敏。也许是由于张义尚没有研究过孙式太极拳,所以发???偏颇之论。 童师曾言,支燮堂先生称形意拳既是修道术又是杀人术。寿关顺先生也常说他不能用形意拳跟人切磋,那是要出人命的。支燮堂年轻时第一次与一位实战名家动手,只一交手,竟把对手打穿砖墙,身体数处骨折。当支燮堂后来功夫高深后,就可以控制,解放后支燮堂曾独自与20几个人发生冲突,交手中支燮堂在他们每人脖子根摸一下,20几个人的脑袋都向一侧偏歪,都抬不起头来。事情闹到派出所,经公安人员调解,支燮堂再在每人头上摸一下使他们复正。童师讲,孙剑云前辈曾告诉他脖子上的这个部位,并摸给我示范,确实一触摸这个部位头就要歪。在这个部位用不了多大力,就可以把头摸歪。但是实战中出手要准,分量要合适。否则是要出人命的。 尚云祥晚年腹大如锅,不良于行。这是西安的徐雨辰先生和北京的孙剑云女士亲见!南怀瑾先生说“大腹便便不是道”,化劲是练神还虚,其境与道相通,有腹大如锅之象者必定未臻化劲!孙凤麟先生说:尚云祥晚年常去孙家拜访,孙老先生从不与之谈拳。尚云祥经常与孙老先生的弟子肖玉昆、齐公博等过手切磋,且占不得半点上风。把尚云祥的刚劲当作化劲是误人。 传统内家功夫绝顶高手的境界 米儿叙述: 童师讲:北京、上海、天津的武术老前辈都曾谈起孙老先生身法之疾可称绝世。他们说只要孙老先生看见或感觉到的东西,无论是人是物,也无论你是否有准备,都逃不脱孙老先生的手。 孙存周先生的控制圈的半径是3丈内,上海铁路局的周仲英讲,三丈之内你就跑不出孙存周的手,他要你第3个扣子,绝不会拿你第四个扣子,你想跑都跑不掉。你怎么动,他都快你一拍。 童师讲一般的拳师的控制范围是3、4尺,也就是1.5米左右。好一点的,控制范围2米左右,在当今已可以算是高手了。绝大多数拳师的控制范围也就是1米左右。他非要你近身才能发力打你,你远一点儿,他就打不上,偶尔打上,也没有多大的劲力。 童师常说当今的拳术家绝大多数名不副实。他们有两怕,一怕来访者玩命真打,二怕来访者真懂拳理。童师讲只要两者你占其一,当代名家头上的光环就不存在了。许多名家大师被其传人吹的很神,但童师讲其实他们知道的掌握的也就是些小儿科的东西。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习武者连这些小儿科的东西都不懂,所以他们能糊弄人。童师讲,名家们最喜欢有限切磋,因为这是他们最善于表现的场合。 童师曾讲过他年轻时的一些事,童师自幼练习田径,善跑,体能出众。童师20多岁时曾访过一些非常有名的拳师,拳师让童师随意进身,以试身手。童师常用的方法是前窜后跳,总与对手保持1、2米左右的距离,不轻易与拳师接手。往往不到3、5分钟拳师就已不耐烦或气喘吁吁。这时童师看准机会打了就跑,如此反复。往往拳师大怒,但又毫无办法。靠这种战术与人斗,童师尚未失过手。近年童师体重增加较多,不能用这种战术了。童师讲这么简单的战术,我自己又没有真功夫,但是他们都很难赢我。说明他们的功夫也是很一般的。 牛胜先说:李天骥认为牛胜先只要按照他的要求练三年就能够超过当时北京所有的高手。 张烈先生讲,他自己自幼喜欢体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但是跟孙存周先生出去散步时,他跟在老师后面走很吃力。当时孙存周先生已经70来岁了,而他只有20岁出头。张烈说,老师走的快而稳,腰板笔直,帅极了。“行如奔马。”即使是散步,一般人也很难跟得上。前辈的功夫,从生活细节上也能窥之一斑。 孙门轶事 武学泰斗孙禄堂 瀛人叙述: 孙禄堂先生独步武林五十年,平生未遇敌手。这在当时已是定论。用李玉琳的话讲:形意拳主要是靠郭云深、李存义、孙禄堂三个人立住的。而八卦拳在董海川以后主要就是靠程廷华、尹福和孙禄堂三个人,才在武林中立稳。至于太极,在陈微明广传以前,其传播范围并不广。孙家的太极从不轻传,也没听说有谁只练孙氏太极拳而不涉及形意、八卦。好象孙氏拳就必然包括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我不是练孙氏拳的,深点儿的说不好。 孙先生年轻时到处踢别人的场子,只要听说谁有功夫,不管对方辈份大小,孙先生就一定要找到对方比试,一见高低。仅在保定、北京、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