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事业单位公基〉莫—民法十大考点剖析
/tianjin/
PAGE \* MERGEFORMAT 6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2017事业单位公基——民法十大考点剖析
【导读】 HYPERLINK / \t /kaoshitiku_blank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 HYPERLINK /kaoshitiku/gongji/ \t /kaoshitiku_blank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民法十大考点剖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当中,法律的重要性仅次于时政,而在所有的法律部门中,民法学内容最多,考察的频率也最高,所以是整个法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民法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近,所以其实学起来没有行政法或者法理学等其他法那么难学,本文旨在预测民法的重要知识点,知重而就轻,学好民法学!
一、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以自然人的年龄与精神状态为标准,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无民事行为能力
(1)《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二、宣告死亡的效力
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在其原来的住所地、居所地等活动范围产生与自然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宣告死亡的效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财产关系。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的债权债务要进行清理,继承关系开始。
②婚姻关系。被宣告死亡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其配偶可另行缔结婚姻关系。
③子女收养关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后,其配偶可以单方决定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
④宣告死亡期间的行为效力。若被宣告死亡之人实际上仍生存时,其实施的法律行为仍然有效。被宣告死亡人在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行为为准。
三、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指其有效或无效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民事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
(2)无权代理行为
(3)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
(4)无权处分行为
2.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有效条件,当事人依法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几种情形:
(1)因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实施的未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2)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3)内容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无效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法定有效要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包括以下情形: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实施的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不自由且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
(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四、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所谓善意是指受让人不知道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或者受让人应当知道却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道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善意取得既适用于动产,又可适用于不动产。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①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②以合理的价格转让;③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深圳市公务缘谋《行测》真题.pdf
- 2016年甘肃省交通实穆故赔偿标准(农村户口、死亡).pdf
- 2016年电子科技大训魔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新祥旭考研辅导.pdf
- 2016年深圳积分入坏魔分值表.pdf
- 2016年甘肃省交通实穆故赔偿标准(城镇户口、十级伤残).pdf
- 2016年禁毒知识网碌溺竞赛活动测试题28.doc
- 2016年省开地域文坏寞网上作业答案.doc
- 2016年纳税筹划形车纳性考核册.pdf
- 2016年辽宁公务员康募试公告.pdf
- 2016年重庆市交通实穆故赔偿标准、明细和依据详解(农村户口、十级伤残).pdf
- 量子计算推动金融风险管理:2025年风险模拟技术应用创新实践深度解读报告.docx
- 教育培训行业2025年在线直播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策略改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Shopee东南亚市场跨境电商平台用户互动与社区建设分析报告.docx
- 教育培训行业2025年在线直播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报告.docx
- 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营模式在2025年体育赛事赞助商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教育培训行业2025年在线直播教学效果与教学资源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格局分析:创新模式与市场竞争力报告.docx
- 体育服务产业变革:2025年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模式与市场机会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技术标准下的充电桩行业市场潜力评估策略实施策略实施策略实施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扩建项目投资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