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

论语十二章 课题 《论语十二章》 备课人: 学习目标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同,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教学重难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二、【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完成填空,积累孔子相关知识。孔 子,名 丘, 仲 尼 , 春 秋 时期鲁国 眼邑 (今 山东曲阜东南)人, 是 我 国 历 史 上 伟 大 的 思 想 家、政 治家、教 育 家,儒 家 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yùn ) 一瓢饮(piáo) 三省(xǐng) 不逾矩(yú ) 陋巷(xiàng) 一箪食(dān ) 好之者(hào )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 曲肱而枕之(gōng) 博学而笃志(dǔ ) 不亦乐乎(lè ) 不亦说乎(yuè ) 【补充讲解】字词句翻译 1. 子曰:“学而(连词,表顺承)时(按时)习(复习)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不亦(也)说(通“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人不知而(连词,表转折,却)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翻译: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发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吾身(自己):为(替)人谋(谋划、出主意)而(转折,却)不忠(忠心、尽心)乎?与(和)朋友交(交往)而(转折,却)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曾子典故 基本介绍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子烹猪 曾子烹彘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5.子曰:“学而(连词,表转折,却)不思则(就)罔(迷惑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品质高尚)哉(语气词,表感叹,啊)回也,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贫苦、清苦),回也不改其(他)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颜回好学 原文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