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充气天线结构技术概述 王援朝
充气天线结构技术概述 王援朝
充气天线结构技术概述
王援朝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65)
摘 要:简要介绍了充气式可展开空间天线(以下简称充气天线)结构的关键技术,指出了充气天线的最新发展动向。并用摄影测量系统(V-STARS系统)对反射器型面精度进行了快速测量。
关键词:空间结构;反射器天线;可展开天线;充气天线;关键技术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卫星通信、对地观测和军事侦察等空间应用的迅猛发展,对大型、轻量可展开空间天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其它几类大型可展开天线相比,充气天线具有以下几个十分明显的优点:飞行硬件的成本低;收藏体积小;展开可靠性高;重量轻;工作寿命长。因此,要实现空间天线的大型化和轻量化,充气天线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人们就对包括充气天线在内的充气式空间结构产生了兴趣。近50年来,已经在空间结构领域进行了多项重大的技术开发,从美国Goodyear公司于60年代初期最先推出的双凸透镜状充气式抛物面反射器天线,到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发射升空的无源太空基通信反射器——“回声”(Echo)卫星系列,再到瑞士康特拉维斯公司于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L波段10 m×12 m充气式偏置反射器天线,充气天线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而1996年14 m充气天线空间实验(IAE)的成功,则将充气天线的技术发展推向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新高峰。
本文将简单介绍充气天线所涉及的材料、制造安装、精度测量、充气、展开、硬化、地面试验和空间实验等关键结构技术,并指出了充气天线的最新发展动向。
二、14 m充气天线的空间实验
在介绍充气天线的其它关键结构技术之前,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充气天线结构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14 m充气天线空间实验(IAE)。
1996年5月29日,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主持下,在STS-77航天飞机携带的“斯巴达人”航天器上进行了一次充气天线实验,这是自“回声”系列卫星升空以来所进行的一次最重要的充气天线空间实验。该天线的直径为14 m,是由美国L#39;Garde公司提供的。该公司自1971年以来一直从事充气式空间结构的设计、制造、地面试验和飞行实验,先后研制出7 m、9 m、3 m和14 m直径的充气天线,并进行了地面试验和性能鉴定。
这次空间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以低成本建造大型充气天线结构的可行性;验证大型充气天线结构的机械包装;验证大型充气天线结构的展开可靠性;验证大型充气式膜反射器的表面精度;在轨测量反射器表面精度。
14 m充气天线的充气结构由充气式反射器组合装置和圆环/连杆支撑结构组成。反射器组合装置呈双凸透镜状,背面是金属化的偏置抛物面反射器(f/d=0.5),表面精度的目标是1.0 mm rms,前面是一个遮罩。反射面由62个镀铝的约7 μm厚的聚酯薄膜膜片构成,以2 1×10-5kg/cm2(3×10-4psi)的充气压力将它加压到约84 kg/cm2(1200 psi)。该耐压值对确保一个适合于精度测量系统的良好反射面是足够的。遮罩也由62个约7μm厚的三角形聚酯薄膜膜片构成,不过是透波的。圆环/连杆结构的直径分别为0.6 m和0.45 mm,用涂有氯丁橡胶的300 μm厚的Kevlar制成。圆环可对反射器组合装置的边缘进行支撑,如果没有圆环,反射器组合装置就会在充气后呈球形。
实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天线展开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按照设计压力充气;没有实现表面精度的空间验证。
尽管如此,最终的反射器形状仍达到了设计值和预期值。因此,这次实验是非常成功的。
实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数据,为充气天线的改进和逐步走向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关这次实验的详细情况,请参见参考文献[8~9]。
三、充气天线结构的关键技术
1 膜材料/在轨辐射
在充气结构中,使用膜材料的主要是抛物面反射器应用的双凸透镜状结构。结构的反射器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金属化的,以反射射频能量,而作为结构另一半的遮罩则必须是透波的。适合于这些用途的材料厚度通常约为13~26 μm,工作耐压值为7~210 kg/cm2(100~3 000 psi),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用途。耐压值越小,支撑结构就越轻,补充气体的重量也就越轻。这种膜结构在一般应用中要求5~10年的寿命,在此期间,结构必须能保持其完整性、形状和表面精度。当前可选的最有前途的几种膜材料分别是Kapton(Kapton H,Kapton V,Kapton E)、Aorimide、PBO和CP。 对上述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阳泉市为例浅析山地城市停车问题.doc
- 代维工程师考试.doc
- 以海浪波要素表示的外频谱形式3.doc
-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 从文物保护力度看公共政策的执行力.doc
- 仪器科学之导航.doc
- 以GP垂直天线为例图解天线辐射.doc
- 仪表电缆规格书.doc
- 仪表信号控制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仿iphone快速导航悬浮球.doc
- 2025年职业发展视角下的商务述职报告PPT模板构建.pptx
- 2025年红色商务风部门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总结模板.pptx
- 2025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改进措施可视化陈述模板.pptx
- 2025版管理层战略规划述职报告多维度KPI展示框架.pptx
- 2025校园防溺水安全警示卡通风故事绘本创作模板解析.pptx
- 2025年科研机构成果转化述职模板:实验数据可视化与生态设计.pptx
- 二零二五慢病管理系统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干预效果评估模板.pptx
- 2025智能制造项目组述职报告深蓝科技元素动态设计模板.pptx
- 2025教育培训机构课程优化与学员满意度评估模板.pptx
- 2025智能科技主题黑金能量年会快闪PPT交互式模板.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