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牡答案
作业1
选择题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与偶犯的是(周公)。
将“兼爱”用在政体和行政上,就是墨家所说的(尚同)。
反对身份等级严格界限,或反对身份尊卑不同而同罪异罚的是(墨子)。
刘颂重新解释了“看人设教”“随时之宜”等观念,将其定义为(立法原则)。
儒家思想真正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独尊地位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黄宗羲认为立法的最高原则是(天下为主,君为客)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家是(龚自珍 魏源)。
“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民族主义)。
西周时“终”与“非终”是指(惯犯与偶犯)。
下列说法是《老子》提出的(“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
提出“变法乃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梁启超)。
经张斐确认,《刑名》置于律首的体例再未改变,这种体例始于(曹魏《新律》)。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
第一个提出立法应该“以天下为主”,保证人民在政治上和官吏平等的思想家是(黄宗羲)。
“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是(章太炎)。
名词解释
权能分治说:为了防止西方三权分立的流弊,实施五权宪法,孙中山提出了“权能分治”学说,他把国家权力分为“政权”与“治权”。“政权”指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治权”指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把“政权”交给人民管理,但又认为人民没有能力管理国家,应由有能力的专家组成政府,治理国家事务。若能权能分立,互相制约,各司其职,就能实现民主政治。
学校议政:黄宗羲极力赞扬汉、宗太学生的清议,认为学校确实能代表人民的舆论,扩大学校的职能,使它成为清议的机关,监督政府,国家无论行政、外交、军事、刑狱等等,都应当通过学校的意见来执行。大大推重学校的政治作用,让它主持公是公非,对政府施行一种监察权,这样的学校就近似一个议会。
以德配天: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他认为天命是有的,但“惟命不于常”,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属谁,要看谁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他以此为周朝的统治辩护。
“三不足”理论: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要利国利民,上天,成法与人言都不是障碍。表现了他变法的决心,也是对古代变法理论的发展。
简答题
简评《淮南子》的进步意义。
答:它以道家思想为主,杂采众家之长,融合了儒、法、
阴阳各家的思想,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供全面的治理方案。
无为而治,法宽刑缓。
《淮南子》认为宇宙万物是“道”所派生的,“达于道者,
反(返)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只有无为才合乎道的要求:“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
君主以无为原则治理天下有莫大的好处:“清静无为,则
天与之时,廉俭守节,则地生之财。”《淮南子》解释无为的含义时说:“圣人……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淡)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它认为人君固然要顺应自己的变化,不干扰其下属,不侵渔其民,但并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如神农教民种五谷,尝百草;尧立孝慈仁爱,放逐灌兜;舜筑墙作屋,南征三苗;禹决江疏河,平治水土;汤布德施惠,逐桀历山,等等,他们都“劳形尽虑,为民兴利而不懈。”而称之为“无为”,“岂不悖哉”?所以说,既要为民兴利除害,又不能不有所作为。
《淮南子》认为,无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省事”“节欲”。当然,作为统治者,应该懂得“为治之本,务在安民”的道理。既要“安民”,必须“省事;”要“省事”,统治必先“节欲”,如果统治者事繁欲多,群臣就会聚敛无度,徭役迭兴,使生产荒废,人民不得安生。
同时,君主要治理好天下,还应做到法宽刑缓,不要累施刑罚。古代神农氏治理天下,“威厉而不杀,刑错(措)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法宽刑缓,囹圄空虚,人们和睦,不怀奸心。
法随时变,礼与俗化
《淮南子》继承了道家的变易思想,又吸收了法家的变法
主张,再融合儒家的内容,形成了法随时变,礼与俗化的理论。认为礼义法度只不过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应当适应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不能拘泥古法。
兼采儒法,重在法治
A.法是治国的工具。《记论训》说:“法度者,所以论民
俗而节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而治宜适也”。这里,明确提出法不过是一种治国的“器械”或工具,并认为人君应当牢牢掌握这种统治群臣百姓的工具。
同时,《淮南子》还把法比作权衡规矩,是衡量事物
的客观标准:“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失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由于法具有规范性和公正性,所以一切应依法行事。
B.赏罚分明。《淮南子》认为,既然有了客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人收养美国孩椎挠童尚无先例 养母夏东苦寻对策.doc
- 中国人格权法立法钡抹告(导论).doc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值男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pdf
-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的法(上).ppt
- 中国人民大学623-赖捻论法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pdf
- 中国人民大学 2014的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pdf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傻溺出版_杨光斌主编_《政治学导论》(第四版)课堂笔记整理.doc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傻奶务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重点笔记,考研报录比.pdf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傻溺 《财政学》 第七版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傻奶务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辅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