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的控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
内 容 一、血脂代谢与临床 二、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 三、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的控制 脂蛋白 脂质的作用 小而密 LDL更易致动脉粥样硬化 难被 LDL 受体识别 经正常途径清除不充分 易氧化:氧化的 LDL具有内皮毒性 与蛋白多糖结合力强,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对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抑制作用强 高水平小而密 LDL颗粒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性(3.18) 高TG 的致AS作用: (1)流行病学研究证实TG 是独立的危险因子,一些临床试验结果也表明降低TG 能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2)高TG 血症可通过脂质交换改变LDL、HDL 的组成、代谢,引起HDL-C 降低、小密LDL( sLDL) 升高,三者在代谢上联系密切,称为致AS 性脂蛋白表型( ALP) 或脂质三联症( lipid triad) ,ALP 是有高度致AS 的脂质紊乱状态。 (3)高TG 血症及脂质交换的结果,还可生成富含胆固醇酯的残粒。后者也有较强的致AS 作用,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血脂异常的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 水平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 (TG) 水平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HDL-C水平减低 调脂药的分类 1、降TC/降TC及兼降TG (1)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3)胆酸螯合物(树脂):阻止肠肝胆汁酸循环 (4)脂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抑制ApoB和LDL合成,促进LDL分解 2、主要降TG,兼降TC (1)贝特类:激活脂蛋白脂酶,促进TG水解 (2)烟酸及其衍生物:抗脂肪分解 (3)多烯脂肪酸类(ω-3脂肪酸):通过调节VLDL和乳糜微粒代谢降低血清TG水平 贝特类特点 特点: 降低TG 增加有保护作用的HDL-C 将小而密的LDL转变为大的更有浮力的颗粒,可有效降低LDL-C 降低餐后血糖 降低纤维蛋白原 增加抗凝剂的效力 降低血尿酸 (四)血脂相关性剩留风险的机理 机理与致AS性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高LDL-C 、高TG和低HDL-c血脂异常被称为致动脉粥硬化性血脂异常,是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后,心血管剩留风险中的重要因素。 在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高TG和低HDLc常伴随存在。 致AS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 致AS血脂异常以TG和小而密的LDL升高及HDL-C下降为特征,高TG是致AS性血脂异常病理生理机制中的核心因素。 高TG血症致AS可能与sLDL增多、VLDL残粒增加、乳糜微粒残粒增加以及HDL-C降低,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等因素有关。 当TG>1.70mmol/L时,具有较强致AS作用的sLDL水平升高;而大颗粒HDL含量减少,具有抗AS作用的HDL成熟代谢过程受阻。sLDL难被LDL受体识别,经正常途径清除不充分,且sLDL易被氧化成具有内皮毒性的oxLDL,优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变为泡沫细胞,构成动脉粥样的脂质条纹和斑块的脂质核心。因此,如果循环中的LDL主要由小而密颗粒组成,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升高。 (1)、斯坦福5城市项目(The Stanford Five City Project)是一项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社区健康教育的长期研究。应用梯度凝胶电泳测定LDL颗粒直径。结果发现,CHD患者的LDL颗粒直径比非CHD患者的小,随着LDL颗粒直径减小,CHD患者人数逐渐增加。即使在包括吸烟、非HDL-C、收缩压、TG、HDL-C及BMI等变量的逐步条件性逻辑回归模型中,LDL颗粒大小仍具有较高的统计学显著性,LDL颗粒直径是CHD风险的有效监测因子。 TG增高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TG增高可能是视网膜硬性渗出和黄斑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且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TG水平呈正相关。 TG和富含TG的VLDL可促进白蛋白尿进展,高TG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MAU)和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独立相关,TG/HDL-C比值升高与MAU进展独立相关。 高TG与自主神经病变也显著相关。 (2)、胆固醇和复发事件(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CARE)和普伐他汀对缺血性疾病的长期干预(Long-term Intervention with Pravastatin in Ischemic Disease,LIPID)研究显示,高TG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