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 第十四章的.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总论 第十四章的

第十四章 定罪 ; 1、定罪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2、情节在定罪中的作用 3、认识错误的种类及其对定罪的影响;第一节 定罪概述;一、定罪的概念和特征;1、首先,正确定罪能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诉,使有罪的人承担应负的刑事责任,从而实现刑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基本任务和目的。 2、其次,正确定罪能使刑事法律得到确证,社会正义得以伸张。 3、再次,正确定罪能为准确量刑创造条件。 4、最后,正确定罪可以起到促进刑法完善的作用。 ;第二节 定罪的原则和方法; 一、定罪的原则;一、实质的一罪;(四)协调统一原则 协调统一原则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对某种行为是否定罪以及在定为何罪的问题上应当协调一致,使定罪工作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人民法院应注意两个方面的协调工作: (1)从横的方面来讲,人民法院在定罪时要注意与本地或外地的人民法院的定罪保持一致,以保证定罪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性。 (2)从纵的方面来讲,人民法院在定罪时要注意历史的一贯性和稳定性,也即在以法律为标准的基础上,使定罪做到前后一致,相互统一。 ;(五)疑罪从宽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定罪过程中对因证据不足且无法而不能充分肯定其性质的行为应当给予从宽处理。 疑罪从宽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根据现有材料分析,被告人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难以查证的,则就按无罪处理; (2)根据现有的材料分析,被告人可能犯有某种较重的罪,但能够查证属实的只是轻罪,则应按轻罪定罪; (3)根据现有的材料分析,被告人可能犯有数罪,但能够查证属实的只有一罪,则应按查证属实的一罪认定。;二、定罪的方法;(二)辩证分析的方法 辩证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定罪中的体现。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在定罪活动中应坚持联系和发展两个基本观点。坚持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求我们在定罪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某种行为的性质,而应当联系有关方面的各种情况作出全面的分析考察。坚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对于某种行为的性质在定罪问题上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一认识水平上。;(三)定量分析的方法 定罪首先是一个定性的问题,但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质量的统一体,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因此量是质的前提和基础,犯罪问题也不例外。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它与其他违法行为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危害性的量不同,以及由于量的不同而引起的质的差别。因此,在定罪工作中,对某种行为的定性也应当以定量分析作为前提和基础。 ;第三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与定罪;一、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二、行为人对法律规定的认识错误与定罪;三、行为人对与行为有关的事实的认识错误与定罪;事实认识错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对行为客体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对行为客体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当时意图或实际侵害的客体的性质以及现场上是否存在该客体产生了错误认识。 对客体的认识错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现场上存在某种受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行为人却误认为不存在而实施了对这一社会关系的危害行为。2.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时误认为犯罪客体存在,而实际上不在现场。3.行为人意图侵犯某种客体,但由于认识错误而侵犯了另一客体。 上述三种对客体的认识错误,都不影响犯罪的构成。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该定什么罪还是定什么罪。 ;(二)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所要侵犯的对象是某物或某人产生错误认识,在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物或另一人。 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认识错误。 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对象的认识错误,应按行为人故意侵犯的对象定罪,不按实际侵犯的对象定罪。 2. 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认识错误,这种认识错误又称为目标认识错误。 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的认识错误,对定罪不发生影响。 ;(三)对行为手段、工具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对行为手段、工具的认识错误是行为人对所采用的手段、工具产生错误认识,从而造成了不是行为人所希望发生的后果。 对行为手段、工具的认识错误可能表现为两种情况: 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所采用的工具、手段不会发生危害结果,但实际上却发生了危害结果。 对这种认识错误,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的故意,故不能构成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应该预见并且能够预见的,构成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不可能预见的则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2.行为人误认为自己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工具能够产生危害结果,而实际上不能产生危害结果。 这种工具、手段的认识错误一般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四)对行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对行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与结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