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单元第十三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VIP

第二单元第十三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第十三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栏目导引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课堂互动 细研精析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导航 1.了解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2.分析、探讨影响中国近代通讯发展的因素和通讯发展的作用。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主干梳理 一、交通领域的变化 1.铁路,更多的铁路 时间 活动 1881年 自建第一条铁路——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 1888年 建成宫廷专用铁路 ________以后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1909年 詹天佑设计的__________建成通车 民国以后 商路修筑权收归______,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唐山开平至胥各庄 甲午战争 京张铁路 国有 2.水运与航空 (1)水运 ①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___________成立。 ②1900年前后,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发展,但步履维艰。 (2)航空 ①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于______年,福建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②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轮船招商局 1918 思维启迪 二、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代办所”。 (2)1896年,成立“____________”,此后设立邮传部。 (3)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4)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______________。 2.电讯 (1)1877年,福建巡抚在______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2)民国时期,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 大清邮政局 万国邮联大会 台湾 3.变化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增强中外联系,便捷了_________,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易错易混】 中国近代社会交通、通讯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给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控制和掠夺中国带来了更多便利。 通讯手段 异地传输 归纳综合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政为之一变,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通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课堂互动细研精析 主题一 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 史料:“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当火车和铁路最初出现于中国时,清政府和民众对这个陌生事物感到非常恐慌,甚至搞出“马拉火车”的闹剧。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清朝一位开明人士(A)在1902年劝说慈禧太后(B)修铁路的剧本片段,仔细阅读,回答后面问题。 A:太后,臣听说西方早就有铁路了,难道咱们这天朝上国竟还比不了那区区蛮夷之国?(激将法) B:铁路?咱不是也有个京张铁路嘛!有过……(沉吟)那不是个好东西!这东西扰民、夺民生计、为外敌缩地,实系外洋之利而非中国之利;系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也。 A:臣斗胆,依臣所见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纷纷争夺我铁路修筑权,侵犯我主权,攫取我钱财,威胁我安全。到如今,修铁路、壮国威已是大势所趋,请太后三思啊……(沉痛又激昂的口气,据理力争) B:好了好了,退下吧,容我再想想。(厌烦的口气和神态,起身,摇头,叹气,走) 探究问题: (1)由于该同学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剧本出现了不符合史实的叙述,请找出并说明理由。(两处) (2)请判断该剧本片段中哪个西方国家最早有了铁路。 (3)请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对慈禧太后对铁路的看法予以反驳。 提示:(1)“咱不是也有个京张铁路嘛!”剧本设定的情境是在1902年.而京张铁路1905年才开始修建。“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纷纷争夺我铁路修筑权”,应该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2)英国。 (3)对铁路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因为大多数铁路被列强所控制,所以有“扰民、夺民生计、为外敌缩地”的弊端。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看,修铁路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而且有利于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知识和信息、可谓“利大于弊”,值得肯定。 核心归纳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外国传入的。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2)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开始近代化。 (3)交通工具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比乡村发达。 (4)各种交通工具同时并存。 (5)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原因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