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希望女儿有书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只希望女儿有书读.doc

  我只希望女儿有书读 ■文/李美娟 家住江西省永丰县天灯弄4号的程宏炉和肖金楠是一对以捡破烂为生的夫妻,80年代初开始,夫妻俩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捡破烂时陆续捡到了五个被人遗弃的女婴,在巨大的怜悯心的驱使下,夫妻俩收养了她们。20多年过去了,这五个女婴如今大的有22岁,小的也已上小学。几年前,程宏炉因三级视力残疾而失业,妻子有病在身,也没工作,想到夫妻俩现在毫无经济来源,女儿因贫辍学,性格刚强的程宏炉暗暗流泪:“我只希望女儿们有书读,孤儿不该一辈子都是孤儿的命啊,我渴望有人能帮一帮她们!” 下面,是程宏炉向记者讲述的他们夫妻俩和五个女儿——一个特殊家庭的故事。 拾荒几省捡来五娃 我是江西永丰县人,自幼父母双亡,17岁那年出外靠捡破烂为生。1981年,我在福建宁化县捡破烂时结识了我妻子肖金楠,那年我29岁,她37岁,福建宁化人,因共同的命运,我们结为夫妻。不久,我带着她到江西横峰捡破烂,在电影院门口看到了被遗弃几天都没人抱养的大女儿程兰英,我们将她抱回了家。 我的二女儿程秀秀是在铅山捡破烂时捡到的。当时我们住在一个破庙里,一天,等我们回去时,发现破庙里多了一个女婴,饿得哇哇大哭,旁边又没有别人,我们用留在孩子身边的奶粉喂了她好几天,还是不见人来抱。 三女儿程绍文是1986年我们夫妻俩在广东大埔县汽车站捡破烂时遇到的。那天,一个手里抱着孩子的40来岁的妇女说要解手,请我爱人帮她抱一下孩子,结果,一去不见回来。这个女儿是最让我操心的。在她大约七八个月的时候,我们在汕头市捡破烂,她开始发病,到医院一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她治病,我靠一帮捡破烂的朋友帮忙,凑了五六千块钱,才捡回了她一条命。 1989年,我们在福建省龙岩市的一个菜市场抱养了才出生三天,就被生身父母遗弃的四女儿程小红。同年,我们在福建省宁化县一个汽车站抱养了五女儿程梅香。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困苦,四女儿和五女儿是我爱人抱养来的,我对她说:“不能再养了,没钱难过活呀!”但是她说:“她们也是一条命,就是用米汤也要把她们养大!”我想也是啊,只要她们能活下来,长大了政府会给她们指条活路的。 谁能接过接力棒 实在生活不下去,2002年7月,我带着三个女儿和一个外甥女第一次到省民政厅信访室求助,我就是希望有人帮我女儿读上书,别人都说她是个好苗子。 去年底,省民政厅杨厅长派人带了几百块钱来看我,考虑到吃低保必须要有城镇户口,在省民政厅的帮助下,我全家人在3月4日很顺利地上了城镇户口。于是我到居委会去,希望能全家吃上低保,但是,居委会说要到镇民政所填表,于是,我又到民政所吕所长那,他一口回绝,要我找民政局长说去。但我听人说,低保户的动态管理,首先要从基层开始填表调查,哪里第一下就要找民政局长的? 我自己也尽力想办法靠自己来解决困难,听说到殡仪馆给死人化妆工资蛮高,我想找这份工作来缓解家里的困苦,但没有得到县民政局领导的同意。回到永丰县这些年,我也遇到过一些让我很感动的领导,他们知道我收养五个孩子不容易,热心地帮助过我。 我们夫妻命不会太长了,从抱养她们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期望她们的回报,我只怕自己两腿一伸,没有人照顾这几个可怜的女儿。现在,我的房子被列在县里不久要拆迁的范围之内,县里会对拆迁户进行补助,但是,我只有13个平方米的房子,县里可能要给我补助7000来块钱,这些钱能买多大的住房?我和我的女儿们到哪里去生存哪?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女儿因贫辍学心愧 对于一个以捡破烂为生的家来说,抚养这么多孩子可想而知。对五个女儿,我们视如己出,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她们身上。在她们1岁前,每天早上,我爱人都是用滚米汤冲拌奶粉喂养,一袋奶粉最多能吃一个星期。我们捡破烂一天也就能挣十几二十元。90年代,孩子陆陆续续要读书了,我带着五个女儿和爱人一同回到老家永丰县,给居委会扫地,做县环保局临时工扫大街,一个月有一两百元的收入,日子很苦,五个女儿从来没有买过衣服,只是在过年过节才吃得上肉,但我们都熬过来了。 我们捡破烂的,捡到哪里,哪里就是家,每次“搬家”,我都是被子、碗筷一个筐,不会走路的孩子一个筐,担到哪里是哪里。我有五个孩子不怕,我只怕我没能力,不能供她们书读,愧对孩子将来的命。从1981年我抱养第一个女儿开始,到1998年这十六七年,我们夫妻俩没要国家一分钱,完全靠自己捡破烂过日子。但是,几年前,我因三级视力残疾不能继续扫大街,家里顿时没了经济来源。我夫妻俩挣钱不行了,孩子读书都成问题。于是,大概是1998年我不得已吃上了低保。但是,只有我一个人有城镇户口,低保金远远不够生活。 每年开学前是我最头痛的时候,为了请求学校减免孩子的学费,我是费尽口舌和脸皮,一些学校只同意让我的一个孩子减免,坚决不肯两个同时减免,哪里肯减免学费,她们就到哪里读,所以她们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