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商鞅变法的背景
第 1 课;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他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探究:商鞅生活的战国是个怎样的时
代?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大动荡: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
·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井田制、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封建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大发展:随着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1、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1)表现:
农业上: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②兴修水利:
③农田施肥:沤肥技术;④荒地开垦:
手工业上: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
商业:日趋活跃,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⑵影响:
①土地私有制确立。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②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3、军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
(1)春秋:诸侯争霸战争
(2)战国:以兼并战争为主
(3)变革动力:富国强兵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进而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4、思想文化: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
(2)表现:
①私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学在官府是指奴隶主阶级垄断教育)
②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3)影响: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大变革?
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根本原因
政治:上层建筑变革,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军事: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直接动力
文化: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齐国“相地而衰征”:
含义:“衰”即等级次第;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这样,农民就不迁移。如果不分土地好坏都收一样的税,住在坏地的农民就想往有好地的地方迁移,所以“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实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影响: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鲁国初税亩(公元前594年)
含义: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 具体方法:按亩收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
实质:公开承认土地私有。;尽地力之教: 战国时代,李悝关于发展农业的经济思想。意思是: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 将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国家因此增加什一之税的收入。在农业种植上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如若一种作物受到自然灾害,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时要象防备寇盗到来那样迅速,以免遭受损失。这些都是很好的农业技术经验,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作用。;平籴(dí)法:
目的: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实质:发展封建经济。
内容:李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他认为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因太贵太贱,都不利于统治,于是他实施“平籴法”。
其做法是: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上等歉收年卖上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中等歉收年卖出中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下等歉收年卖下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这样“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
;《法经》是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在系统总结各诸侯国成文法的基础上编定的,是魏国变法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
(1)《法经》的指导思想是: 将保护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人身安全及统治秩序作为首要任务。
(2)《法经》共有6篇,即盗、贼、囚、捕、杂、具。其中《杂法》概括了盗贼以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法》的内容是 “ 具其加减 ” ,即统一规定以上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类 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而其他五篇皆 “ 罪名之制 ” ,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分则。
(3)《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法典,其立法技巧已初步走向成熟,后世中国的封建法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读书笔记.pptx VIP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公司公开招聘(4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急救援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11版).doc
- ISO 14001 2015 中英文.doc VIP
- 2025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美国发展历程.ppt VIP
-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docx
- DB34_T4098.2-2022_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第2部分:路基工程_安徽省.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