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工专业的产生和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社工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2、工业革命的推动 1)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2)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中劳动力的出卖者;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4)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 ;二、社会工作的出现 (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 1、缘起 政府主持的公共救助事业的开端 2、特点 ※贫困之祖父母应像父母同样接受赡养 ※教区应负责供养其他地区内不为亲属供养的贫民 ※教区“属地责任”和“居民责任”原则 ※“亲属首要责任原则”或“家属责任原则”;3、贫民分类 (1)体力健全的贫民(称为“健壮的乞丐”),强迫入“辅育院”或“习艺所”工作,严禁市民对他们施舍。(工作换救济) (2)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患病者、老年人、瞎子、聋哑者、跛者、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们,令其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禁止游荡行乞,强制收容) (3)失依儿童,包括孤儿、拾婴、被父母遗弃、或因父母贫困无力抚养的儿童等,设法领养或寄养。 ※其中,教区设有“贫民监察员”,中央政府设“监督人员” ;4、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 (1)政府直接参与组织社会救助工作 (2)助人自助的思想开始形成 (3)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贫民救助工作 (4)实施院外救济 5、检讨与修正 (1)救济设施须全国一致 (2)“济贫所”内给予被收容者的待遇应较一般工人低 (3)以“院内救济”为原则,废除“院外救济”;(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1、汉堡制(1788) ※该市设一中央办事处,综合管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分为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人; ※救济方法为助人自助; ※对失业者介绍工作,对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 ※对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 ※对沿街乞食者不准施舍,以取缔无业游民并使贫民不养成依赖习惯 ;2、爱尔伯福制(1852) ※将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其中贫民不超过4人。 ※每段设赈济员一人,综合管理全断济贫工作;求助者必须与赈济员接洽,赈济员要先到求助者家中做家境调查,查明确有需要才给予补助;补助后仍需每两个星期前往调查一次;赈济款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赈济员还负责办理段内有关贫穷的预防工作;赈济员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务。 ※全市每14段为一赈济区,每区设检察员一人,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并由区内14段联合组成一个赈济委员会,每两星期开一次会,由区检察员任会议主席,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并制成报告或提案,提交给由全市各区联合组织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总体支配管理全市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项。中央委员会也是两个星期开一次;赈济员(1人) (14段);爱尔伯福制的贡献;(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1869) 1、缘起 ※由于英国济贫法的实施未尽如人意 ※工业化的影响,失业人员增多,各种慈善组织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造成相互冲突和重复浪费 ;2、实施救济的方法 (1)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每区设立一个分支机构,每区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分配工作; (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询问部以供济贫法的监护人,各慈善组织及个别的慈善家收集有关申请救助者的资料,使许多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真相; (3)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包括申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 (4)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其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3、发展 ※ 1877年,美国牧师哥尔亭在布法罗(Buffalo) 组织了一个C.O.S.。 ※ 发展了七个基本理念: ——机构间的合作(interagency cooperation)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 ——个别化(individualization) ——适当的救济(adequacy of relief) ——行乞的抑制(repression of mendicancy) ——预防性博爱(preventive philanthropy) ——个人服务(personal service) ; 4、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 ※ 强调“个别化”的做法,促使了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 ※ 他们在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社会工作迈进了现代化与专业化的途径。;;2、汤恩比馆(1884) ※ 巴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