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顾颉刚与古史辨(11.14).ppt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讲顾颉刚与古史辨(11.14)

第七讲 顾颉刚与古史辨;一、顾颉刚(1893-1980);江南第一读书人家;当我三岁的时候,有一夜梦中遗了尿,她把我从床上扔了下来。我痛得大哭不止。那时我的祖母尚未睡着,听得隔壁地板一声响,接着就是我的大哭声,心中不忍,推进房门来看……她抱了我回房。从此以后,我就和祖母一床睡,直到十八岁我结婚的时候。 ——《玉渊潭忆往》;读到《大雅》和《颂》时,句子更难念了,意义愈不能懂了。我想不出我为什么要读它,读书的兴味实在一点也没有了。这位老先生对付学生本来已很严厉,因为我的祖父是他的朋友,所以对我尤为严厉。我越怕读,他越要逼着我读。我念不出时,他把戒尺在桌上乱碰;背不出时,戒尺便在我的头上乱打。在这种威吓和迫击下,常使我战栗恐怖,结果竟把我逼成了口吃。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买书这一件事,在我十一二岁时已成了习惯,但那时只买新书;自从进了中学,交到了几个爱收旧书的朋友,就把这个兴致转到旧书方面去了。 我父亲戒我买书不必像买菜一般的求益,我的祖母笑我买书好像瞎猫拖死鸡一般的不拣择,但我的心中坚强的执拗,总以为宁可不精,不可不博。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经过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需要问用不用。……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是成功的根源。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二十年的学术规划;4、1935-1937年,研究古器物学,把传世的古器的时代厘正一过,使得他们与经籍相互印证时,可以减少许多错误。 5、1938-1940年,研究民俗学。 6、1941-1945年,把以前16年中所得的古史材料重新整理,著成专书。 ——《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倘使我活七十岁,就以七十岁为小成,活八十岁,就以八十岁为小成,若是八十岁之后还不死,而且还能工作,那么,七十、八十时提出的问题和写出的论文又不成了;所以成与不成并无界限,只把我最后的改本作我的定本就是了。 ——《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两幅对联;;从更长远的观点看,最值得人怀念的,恐怕还是他那嗜学如命的性格,探索真理的豪情和开拓门径的兴味。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现代史学家中,他无疑是极少数乐学的学者之一;既能在学问中体会到“真实的美感”,又能在探索中感受到“不尽的欢喜”。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学术传承;你的脸这样黄,你的手这样冰冷,你的精神这样衰颓,甚而至于期望丧失灵性,我还希望着什么呢。我给你钱,无论是借也罢,赠也罢,而所得的结果只有看到你一天到晚的颓废,自己走进坟墓里去,而出其余力则为我制造被人攻击的资料,我为什么要帮你呢?唉,写到这儿真把我气死了! 唉,说到这上我的心碎了!定生,从此以后你不要向我诉苦吧,你已经亲手把我一颗爱你的心打碎了! ——《致何定生》;兄对人易不满意,而对己却易满意,此自大病,必须痛改。 兄说话随便而不负责任。刚与兄交十余年,兄之长短处我均明白:兄之短处在走上专家之路太早,而对于文字之基本训练太为缺乏。因此,看作文太易,每拈一题,即信笔而书,不加点窜。因为写得太易,即觉得自己已近成功,以致顾盼自高,目无余子。 以相知之深,故敢贡其忠言,幸采纳。 ——《致杨向奎》;二、古史辨的兴起及其影响 ;“古史辨”之前的古史考辨;哲学系中讲《中国哲学史》一课的,第一年是陈伯弢先生……他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只到得商朝的“洪范”。第二年,改请胡适之先生来教……他来了,他不管以前的课业,重编讲义,辟头一章是“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禹是西周时就有的,尧、舜是到春秋末年才起来的。越是起得后,越是排在前面。等到有了伏羲、神农之后,尧、舜又成了晚辈,更不必说禹了。我就建立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古史层累说”的思想来源 ;“古史层累说”要点 ;推翻四个传统观念 ;影响;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些“深澈猛烈的真实”的精神。 在中国古史学上,崔述是第一次革命,顾颉刚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不须辩护的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