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宋代青词的文学化进程.doc
简述宋代青词的文学化进程
简述宋代青词的文学化进程
青词,又称青辞、清词,亦名绿章,是道教斋醮时敬献天神的奏告文书。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序》说:道门斋醮简牍之设,古者止符篆朱章而已,其它表状文移之属,皆后世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而增益者。随着道教在两宋时期的繁盛,青词这种融合了道教义理与文学审美的独特文体,也迎来了它自身发展的高峰。 .L.
从唐代开始,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就有为国家斋醮撰写青词之责。唐翰林学士吴融代唐昭宗撰《上元青词》曰:
维光化四年,岁次辛酉,正月乙酉朔十五日己亥。皇帝臣稽首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伏以时当献岁,节及上元,爰命香火道人,烟霞志士,按科仪于金阙,陈斋醮于道场。伏愿大鼓真风,潜垂道荫。俾从反正,永保无虞。四海九洲,干戈偃戢;东皋南亩,皆获丰登。冀与兆人,同臻介福。谨词。
北宋历代帝王对道教皆相当崇奉,真宗、徽宗尤以崇道著称。真宗在与辽立澶渊之盟后,为粉饰太平、神话皇权,仿效李唐,制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灵等道教神话。他还命张君房、王钦若等校刊、编辑道藏。徽宗以教主道君皇帝自居,宠用林灵素等符 道士,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神霄道教,一度崇道抑佛。南宋时期,统治者吸取了徽宗崇道亡国的教训,对道教在长时期内均无特别的崇奉,实行严格的管理。但此时沉重的苦难使民间道教活动空前活跃。南北各地兴起了许多道教的新流派,民间的斋醮祈禳等道教活动,亦十分盛行。
青词创作在宋代达到高峰,与宋代道教斋醮盛行于朝野有关。明朱国祯《涌幢小品》说宋世尤重科醮,朝廷以至闾巷,所在盛行。在如此繁盛的道教斋醮科仪中,使用的文书种类很多,青词是科仪文书中最重要的一类。南宋金允中曾详细稽考古式,在《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四中指出:
斋醮自始及终,皆备词关申,是高功措辞者。独青词乃斋主之情旨,高功之所据凭,科所谓誊词者也。
宋代青词作为在斋醮科仪中敬献天神的词文,其实是表达道教思想的一种工具。因此形式上要求十分严格:青词须选用上等青纸,要求不能有玷污破损,一幅青词纸长一尺二寸,要使用小楷朱笔书写。每首青词书字不能超过十七行,每行不拘字数,前空一掌,后空两掌。青词开始部分是启圣,启圣以后的正文不得超过十六句,直述奏请事项。采用四六金书的骈文格式,在书写上比较讲究对仗、用典。因青词是表达斋主之诚切,要求辞旨简而不华、实而不芜,不可堆砌华丽词藻,行文以质朴为上,以收言简意赅、道韵深沉的效果,这是青词与世俗骈文风格之不同处。
宋代东京的学士院承袭唐代翰林院礼制。宋代学士院正厅称为玉堂,此名被认为来自道家,玉堂学士不乏具有道学修养者。宋崔敦诗撰《玉堂类稿》二十卷,载宋孝宗时的青词及制诏口宣批答等。学士院文士们撰写的供奉青词,一时间广为流传,以至青词成为宋代文士创作的常见文体。北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学士草文条说:
学士之职,所草文辞,名目浸广。拜免公王将相妃主曰制;赐恩宥曰赦书、曰德音;处分公事曰敕;榜文号令曰御札;赐五品以上曰诏,六品以下曰敕书;批群臣表奏曰批答;赐外国曰蕃书;道醮曰青词;释门曰斋文;教坊宴会曰白语;土木兴建曰上梁文;宣劳锡赐曰口宣。
宋人文集中的供奉青词,就是文士们为国家斋醮所撰写。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九日,宋太宗准敕江州庐山举行春秋国醮,当年七月初十庐山太平兴国宫开建道场,青词朱表系学士院降到,令本州永为定式。三年,郊祀礼毕,遣中使赍御名青词朱表,建道场五日,设醮谢恩。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八月二十五日,庐山太平兴国宫为国家修设罗天大醮,普度在六月抗金之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魂。《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三载仪式中拟写的青词说:
百战间关,见危致命,一忠激烈,虽死犹生。惟勇士不忘丧元,故敌人每为夺气。追念胡氛之甚恶,遂令国步之多艰。不贰尔心,岂与共戴天而处;勉出乃力,盖将置亡地而存。义重而形躯则轻,役同而瞬息即异。兴言钜痛深怆,至怀带剑之辞;尚新忍忘,楚野复矢之哀。曷挽空慨邾娄,虔修荐拔之科,庸写尽伤之极。伏望大垂慈鉴,俯挈冥途。壮节难磨,已可垂名于穹壤;英魂未逝,尚能效役于风霆。
此辞虽为应制而作,然文理章法、对仗用典极工。在以文治立国的宋代,文士撰写青词成为时尚。宋欧阳修《内制集序》说:今学士所作文尝多矣。至于青词斋文,必用老子浮屠之说;祈禳秘祝,往往近于家人里巷之事。而制诏取便于宣读,常拘以世俗所谓四六之文,其类多如此。如苏轼撰青词十七首、王安石撰青词二十六首、欧阳修撰青词四十五首、夏竦撰青词二十七首、王 撰青词一百四十一首、胡宿撰青词一百二十五首、张孝祥撰青词十三首、洪适撰青词四十二首、周必大撰青词九十首。学士们闲暇切磋青词的用语对仗,以
至成为文坛流传的佳话。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史越王青词》载史越王写得一首青词,其中有:反本狐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