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胃镜综合治疗胃石症32例报告.doc
经胃镜综合治疗胃石症32例报告
【关键词】 胃石症;综合 治疗 ;胃镜;5%碳酸氢钠
[摘 要] 目的:探讨如何简单 经济 有效地治疗胃石症。 方法 :口服5%碳酸氢纳, 应用 抑酸剂、胃动力药,结合胃镜下用异物钳或活检钳钳夹及胃石内多点注射5%碳酸氢钠治疗32例胃石症患者。结果:32例患者中5例仅用药物胃石消失,19例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8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药物结合胃镜下钳夹同时向胃石内多点注射5%碳酸氢纳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器械简单,患者痛苦少,花费低,便于推广。
[关键词] 胃石症;综合治疗;胃镜;5%碳酸氢钠
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应用药物结合胃镜下多点注射5%碳酸氢钠综合治疗胃石症32例,方法简单,费用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2例胃石症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1岁~74岁,平均48.5岁,均经胃镜证实。6例患者有胃炎史,3例有溃疡病史,余无胃病史,但2 d~30 d内均有食用柿子、黑枣或山楂史,19例患者喜食柿子或柿饼。患者就诊时病程短,为1 d~15 d,25例发生在秋冬之交,3例在春季,均有食欲下降、持续上腹部胀痛表现,进食后腹痛加重,23例有恶心、呕吐、烧心,8例有黑便,5例呕吐咖啡样液体。胃镜检查发现胃石最大径为2 cm~10 cm不等,形态欠规则,表面不光滑,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其中6例有2块胃石,1例有7块直径约2 cm近椭圆形胃石,32例均有上消化道黏膜损害,16例伴发胃溃疡,分别位于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管,其中4例为多发溃疡,6例并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并发糜烂性胃炎,8例有幽门不全梗阻,其中有6例并发返流性食管炎。
1.2 方法 首先嘱患者尽量多饮水,进食流质饮食,上腹部胀痛好转后可进食半流质,必须忌食蔬菜、水果及果汁,并忌酸性食物。恶心、呕吐不明显者给予口服药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西沙必利10 mg,每天3次,5%碳酸氢钠50 ml,每天3次(此药应于空腹时即两餐之间及睡前服用,服用后至少平卧0.5 h,无腹疼时可适当按摩上腹部,有助于药物充分作用及胃石碎化),呕吐症状严重进食明显减少者,可同上口服5%碳酸氢钠,同时补液并应用奥美拉唑40 mg入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胃复安10 mg,每天2次,症状好转则改为应用上述口服药,1周复查胃镜,如仍有胃石,可用异物钳或活检钳钳夹,并在胃石不光滑的侧面每次注入5%碳酸氢纳20 ml,再钳夹,如此反复,多点多次注入,总量约200 ml,3 d后复查胃镜,可重复上述方法。如年龄大,用药后上腹部症状明显减轻者,可增加药物治疗时间,延长体外按摩上腹部时间有助于胃石破碎,再复查腹部超声了解胃石情况,然后复查胃镜证实。
2 结果
所有患者用药后上腹痛等症状均有减轻甚至消失,进食好转。32例患者中5例仅用药物 治疗 胃石消失,余27例复查胃镜时胃石均较前变软并碎成小块,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好转,溃疡病己恢复至愈合期或瘢痕期,能很好的耐受长时间的胃镜下治疗,其中19例经药物及1次胃镜下治疗胃石消失,8例经药物及2次胃镜下治疗胃石消失,2周后复查胃镜未再出现胃石,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出现。门诊或电话随诊8周,32例患者均进食正常,无任何腹部不适症状,体重增加1 kg~2 kg不等。
3 讨论
根据胃石的成分主要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和混合性胃石四类。胃石以植物性胃石常见,诸如柿子、大枣、山楂、石榴、葡萄、香蕉、芹菜、海带、海草、麦壳、麸皮等均可形成胃石,其中又以柿胃石最常见,发病机制为:柿子中含较多鞣酸,尤其是未成熟的、未脱涩的果实或果皮鞣酸含量更高可达25%,在胃酸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分子量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同时柿子中的果胶、树胶遇酸也可发生凝绪,并将果皮、果纤维或食物残渣胶着在一起形成凝块,多数凝块还可互相粘结积聚形成巨大团块状质地坚硬的胃石而无法通过幽门口排出,如有胃动力障碍则胃石更易形成,且难以排出。胃石对胃壁产生机械压迫,外加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易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国内报告的胃石大部分是柿石、黑枣、山楂结石。 目前 报告胃镜下治疗较多,可通过活检钳、圈套器、外科剪刀或高频电切刀直接碎石,还可用微波、高频电热活检钳烧灼或用骨钻钻破胃石外壳,甚至用钛激光照射或激光引爆碎石,仪器贵,一般 医院 不具备,且某些技术亦难以掌握。我们认为综合治疗胃石疗效较好,以5%碳酸氢钠(碱性)、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动力药等药物治疗为基础,效果欠佳者结合简单的胃镜下治疗,可用异物钳或活检钳钳夹,同时多点注入碳酸氢钠,镜下既可见到胃石松解,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