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2.2.2鉴赏诗歌的语言专题复习教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201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2.2.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动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形容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①氛垢:尘埃。
颈联“白水明田外”中“明”字最精练传神,请简要分析。
3.副词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字,一用“犹”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解析 本题要求比较两个副词运用的巧妙程度。考生要联系诗歌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立足于炼字的修辞效果。答案不止一种,见仁见智,贵在言之成4.数量词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解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享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
答案 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5.叠词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解析 叠音词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大量出现在写景抒情的诗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突出景物的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二是具有抒情性;三是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在了解了叠音词的共同作用后,再结合诗歌本身来理解其具体的表达效果。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靡靡”常用以形容风吹草偃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写景之用心。
答案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鉴赏诗歌的“诗眼”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用以翻出新意,借以增添情趣,赖以增强形象性,宜于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鉴赏“诗眼”要注意与诗歌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相联系,要注意知人论世。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末句“望”字是全诗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解析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柳州时所作的一首思乡诗。当时,他正当壮盛之年,政治上不断遭受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心情愤激不平,诗中强烈地反映了当时的悲愤心情。头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在诗人眼里,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后两句艺术地运用了佛教中化身的说法,虚化地伸展了自己的感情,把埋藏在心底的被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这是凄苦的思乡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又是悲愤的哀怨诗,表达了被贬谪的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A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2.2.1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2.3.1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1.1辨析环境描写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1.2把握情节结构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1.5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1.6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1.4挖掘作品主题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2.1分析作品结构专题复习教案.doc
-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3.2.4欣赏作品的形象专题复习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