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组合探头的设计与应用
学兔兔
一 种 组 合 探 头 的 设 计 与 应 用
口 宋树波 口 王海波 口 林红伟
1.吉林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吉林吉林 132022
2.吉林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吉林吉林 132013
摘 要:设计制作了一种组合探头,用以对钢管存储场地或施工现场无法用复杂的自动化探伤装置
来进行抽查。对弹簧力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检测表明,此方法完全满足工程检测标准
的要求。
关键词:探头 大直径钢管 弹簧力 检测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998(2015)10—0050—01
目前按我国钢管涡流探伤标准规定 .无缝钢管主 的放大图如图 2所示 。传感器下端的弧形面与下支板
要对外径 180 mm以下规格进行 涡流检测 ,而且大多 的孔接触 。
采用穿过式线圈进行探伤 [ 。对于外径大于 180 mm
2 组合探头性能测试
时,可采用点式线圈检测 ,其不受钢管外径尺寸的限
制,对沿钢管轴向分布的裂纹缺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 当组合探头接触被测管面时,每个传感器与管表
使用工件原地旋转、探头直线前进的探伤方案。在使钢 面需要有 良好 的接触 ,这需有恰当的弹簧力配合。当弹
管作原地旋转的同时,让点探头沿钢管表面轴线方向 簧力过大易产生大的噪波 .且被测管面不是很光滑时
平移 ,完~x,-t整个外表面的扫查 。这种探伤方式需要使 (比如有凸凹不平 ),有 的部位可能因接触不 良产生漏
用多个检测探头 以加大扫查螺距 ,提高检测速度。 捡。另外弹簧力过大使传感器与管面接触部位的磨损
也大,缩短传感器使用寿命 ;而弹簧力过小则使接触点
接触不 良,影响检测灵敏度 。经测试弹簧力与灵敏度 的
关系示意图如图 3所示 。
1 组合探头结构
组合探头上分布 8个
传感器,如图 1所示,支撑
3 结束语
体 、上支板 、下支板都用
ABS材料制作 ,在支撑体 设计的组合探头解决 了场外作业时大管径钢管的
上钻 8个通孔 .在上支板 、 外壁抽查检测问题 .使用方便快捷 ,使用中各个接触部
下支板上钻 8个孔 .孔径 位接触良好 ,减少了噪波干扰 ,达到国家工程检测标准
小于支撑体的孑L径。下支 要求 ,完全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的检测 。
板 与支 撑 体 用 胶 黏 接 固 参考文献
定 ,上支板与支撑体用螺 [1] 李光海,沈功田,李鹤年.工业管道无损检测技术[J].无损
钉连接固定。传感器位置 检测,2006(2):89—91. △
收稿日期:2015年4月 (编辑 丁 罡)
2015/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期末默写、文言基础复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对水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pdf
- 海水提取氯化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 VIP
- 【一诊】绵阳市高三2022级(202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北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pdf VIP
- 海水提取氯化钾项目节能分析报告.docx VIP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允许值辨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23至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docx
- 利用PDCA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24页】.pptx
- 高中英语课件:The Face-down Generation.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