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国美术史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中国美术史文档

一填空题: 1.“元四家”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历代帝王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芙蓉锦鸡图》的作者赵佶宋徽宗 商代青铜礼人像在哪出土的四川三星堆明末四僧是谁石涛,,弘仁,髡残. (宋代)郭思 图画见闻志?郭若虚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宋代画家王希孟周舫的代表作品是纨扇仕女图张萱的代表作品是捣练图 霍去病墓的石雕是马踏匈奴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饕餮纹都是 以正面形式表现的,它在造型上的主要特点是有一双睁瞪着的双眼,显露出晶莹 的光辉和眈眈的威力。眼眶用凸线塑出,上面刻划凹线纹饰,其鼻子往往是器物 的中轴线或棱角线为鼻梁。饕餮纹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重,气氛神秘,充满 神话般的宗教色彩,给人一种威慑恐怖的感觉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深远法:通常用于体现从山前到山后的纵深感;平远法:通常用于体现地平线上横向高低展开的开阔感; 高远法:通常用于体现从山下往上看的仰视感;透视规律:散点透视有纵向升降展开的画法,中国画论称为高远法;有横向高低展开的画法,称为平远法;还有远近距离展开的画法,称为深远法。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历代画记》《历代名画记》 卷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美术通史著作, 包蕴宏富,见解深微,所保存的资料也十分珍贵,被人誉为画史中的《史记》地位极高。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对绘画理论诸方面问题作了精详的阐述,时有发 挥创见。如他明确提出和肯定的绘画的功用问题,他对谢赫的“六法论”详加阐述而又 进一步发挥,他强调辩证地而不是割裂地谈“六法”,更多地要求重视形似之外的“气 韵”。他提出了“自然”、“神”,“妙”、“能”、“谨细”这样个标准,同时就画家的师承、 修养诸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有关看法。《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巨著它总结了前人有关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研究成果, 继承发展了史、 论结合的优良传统,开创了绘画通史的科学体例,是我国绘画史和绘画理论方面的“百科全书”。唐末五代最具深远影响的山水画家是荆浩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荆浩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顾恺之“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不但开创了这个学科,而且提出了正确的主张‘传神论’”。 “传神论”整合了用笔、用色、外形、动势及服饰等一切绘画手法,使后来的中国绘画突破了传统的象征符号式的描写,向现实主义迈进,开创了艺术自觉的新时尚。“传神论”还使中国绘画摆脱了政治、道德和宗教的附庸地位,凸显了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孕育了后世特别是唐宋绘画的繁荣局面。“传神论”启蒙了中国绘画理论学科,催生了宗炳、王微、谢赫以及后来的张彦远等一代画论大家。总而言之,作为画家的顾恺之,是六朝时代“登高而招”的传承者,实在有些平庸;作为画论家的顾恺之,则是中国绘画史上独辟弘途的开山祖。真可谓:“何年顾陆丹青手”,画史“传神”虎头痴。 苏轼不仅是文人画的最早提倡者,也是文人画基本理论的建立者和杰出的创作实践者。他所提出的文人画理论,至今仍是中国文人画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第一,抬高“士人画”,贬低画工。 第二,强调诗画一律。 第三,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忽视作品的思想性。第四,强调创作冲动,有感而发 第五,强调神似 第六,表现方法不受程式束缚,因需而异第七,强调画外意 第八,强调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