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3声音的特征AA.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声音的特征AA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也称为音品)。 ●能用实验验证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于频率有关”、“响度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二、本节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试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三、学习活动: 手耳并用 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器材:钢尺、大小木鱼、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吉他、竖笛、木条拨动等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我听到的声音是这样的 。 (二)探究乐音的特性: 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能感觉到的 称为响度。 实验探究①: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加大,响度也随之增大;用力拨动琵琶的弦,弦的振动幅度增加,响度增大。以上事实说明: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 称为音调。 实验探究②:用转速相同而齿数不同的齿轮敲打纸片,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 。通过实验可知: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物理中称之为频率)有关,物体振动的频率 ,音调就越高。 3、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实验探究③:(1)听到熟悉的人讲话声,即使没有见到人,也能判断讲话的人是谁,我们是根据 来判断的。(2)乐队演奏时,凭音乐声也能判断出有那些乐器在演奏,我们还是根据 来判断的。 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四、应用与训练 1、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900振动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 )  A、甲的高些          B、乙的高些  C、相同            D、无法比较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调会逐渐变低       B、响度会逐渐变小  C、音色会逐渐变差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3、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 4、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都不是 5、 、 和 是决定声音特征的三个因素,常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6、往开水瓶中倒水时,能引起水瓶中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随着水面的升高,空气柱逐渐 ,振动频率逐渐 ,音调逐渐变高,所以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 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秒内做了10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五、当堂测试 (一)填空题: 1、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的缘故。 2、水牛“哞哞”的叫声和小鸟“叽叽喳”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音调高, 说明它的发生部位振动的 比较大;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发生部位振动的 比较大。另外,两者的叫声很容易分辨出来,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因为 不同。 3、唐诗《枫桥夜泊》中有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生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的。 (二)选择题: 4、平时我们看到维修汽车的师傅为了判断汽车是否有损伤,会用小铁棒或螺丝刀的一端帖近发动机,另一端帖近耳朵,这是由于(  ) A、空气传播声音         B、声音可以通过铁棒传到耳中 C、声音不能通过铁棒传到耳中   D、无法判断 5、在市场经常看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