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文学体裁分类及鉴赏技巧.ppt

【2017年整理】文学体裁分类及鉴赏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文学体裁分类及鉴赏技巧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的欣赏技巧 诗歌·诗歌的欣赏技巧 诗歌·诗歌的欣赏技巧 诗歌·例文赏析 散文·散文概述 散文·散文欣赏技巧 散文·散文欣赏技巧 散文·散文欣赏技巧 散文·例文赏析 小说·小说概述 小说·小说欣赏技巧 小说·小说欣赏技巧 小说·小说欣赏技巧 小说·例文赏析 戏剧·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戏剧文学的欣赏技巧 戏剧·戏剧文学的欣赏技巧 戏剧·戏剧文学的欣赏技巧 戏剧·例文赏析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诗歌·诗歌概述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初唐四杰”和后来的陈子昂。 盛唐时期两大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另一个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接着,出现了“诗仙”李白和“诗圣” 杜甫。 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晚唐诗人中以李商隐、杜牧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誉。李商隐擅七律,风格绮丽婉曲,杜牧擅七绝,咏史怀古、抒情写景。 诗歌·诗歌概述 宋诗成就不如唐诗,但自成特色。宋诗坛成就最大的是苏轼和黄庭坚。苏轼是宋代文艺大家,他的诗说理抒情,启人心智;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宗主,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他们都出于江西诗派而终能自成一家。 南宋后期出现“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他们的作品现实感不强,诗格比较浮弱。 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为宋代诗坛添上了最后一抹光彩。 诗歌·诗歌概述 元代出现的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大大扩展了表现范围。其形式更自由,语言更活泼,具有俚俗韵味,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套曲)两种形式:小令是单支曲子,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属同一宫调的曲子依次连缀而成。 前期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其作品通俗平易、诙谐泼辣。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他们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色,风格趋于雅正典丽。 诗歌·诗歌概述 明朝初期,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有了社会现实内容,但接着兴起的“台阁体”诗派,歌功颂德,空廓浮泛。 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发起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盲目尊古,一味模拟。 诗歌·诗歌概述 清朝初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极旺,影响到当时的诗坛。相对而言,郑燮反映民情,袁枚直抒性情,黄景仁独写哀怨较有特色。 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龚自珍揭露社会黑暗,抒发报国大志,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 黄遵宪则是继龚自珍之后,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最为杰出的诗人。 诗歌·诗歌概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则是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新诗的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真正冲破了旧诗的种种禁锢束缚,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诗歌·诗歌的欣赏技巧 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如陶渊明弃 《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 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表达了诗人脱离 污浊官场、重归自然生活的怡然自得之情。 杜甫的《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 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 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抒写了因战乱 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 诗歌·诗歌的欣赏技巧 借景物原有的自然特征或人所赋予的人文象 征意义来婉转表示情怀。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即是抓住秋雨的特征来 借景抒情。一则,秋雨之绵绵不断,犹如作者因 归期未卜而引起的愁思绵绵不尽;二则,秋雨之 淅淅沥沥,渐积渐多,竟至涨满水池,又如同作 者心中的仕途辛酸、羁旅劳苦、思乡怀内等诸般 愁绪纷纷扬扬,渐滋渐生以致充溢胸腔。这句诗 亦景亦情,意与象融为一体。 诗歌·诗歌的欣赏技巧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