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第二十三讲废水天然生物处理工艺
第二十三讲 废水的天然净化系统 废水的稳定塘处理工艺 废水的土地处理工艺 废水的稳定塘处理工艺 一、概述 稳定塘——Stabilization Ponds; 旧称氧化塘——Oxidation Ponds; 成功运行依赖于光合自养作用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作用。 始于20世纪初; 到20世纪50~60年代时,发展较快; 目前,在美、加、澳等有一定发展; 我国有政策规定:“城市废水处理,应推行废水处理厂与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政策”; 1985年,38座;1988年,80多座;1990年,113座,处理水量190万m3/d; 多用于处理中、小城镇的生活废水。 稳定塘内的生物学过程 菌藻共生系统;? 兼性塘内的生物过程 一、概述 A. 优点: 在条件合适时,基建投资少; 运行管理简单,耗能少,运行费用低(1/3~1/5); 可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可产生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二、好氧塘 定义: 全塘皆为好氧区; 塘深较浅,阳光可以达到塘底。 分类: 普通好氧塘 高负荷好氧塘 深度处理好氧塘 好氧塘工作原理示意图 二、好氧塘 A. 高负荷好氧塘: 有机负荷较高,HRT较短; 出水中藻类含量高; 运行技术较复杂,只适用于气候温暖且阳光充足的地区; 处理废水的同时又产生藻类。 二、好氧塘 B. 普通好氧塘: 有机负荷低,HRT长; 处理废水为主要目的。 二、好氧塘 3、应用: 好氧塘多应用于串联在其它稳定塘后做进一步处理,一般不用于单独处理。 二、好氧塘 主要尺寸: (1)长宽比:多采用矩形塘,L : W = 3 : 1 ~ 4 : 1 (2)塘深(有效水深): 高负荷好氧塘:0.3~0.45m; 普通好氧塘:0.5~1.5m; 深度处理好氧塘:0.5~1.5m;超高:0.6~1.0m (3)堤坡:塘内坡坡度1 : 2 ~ 1 : 3;塘外坡坡度1 : 2 ~ 1 : 5 (4)单塘面积: 单塘面积介于0.8~4.0×104m2;好氧塘不少于3座(至少2座) 好氧塘的典型设计参数 三、兼性塘 1、特点: ————塘内分多层 上层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而含有较多溶解氧,为好氧区; 中层则溶解氧逐渐减少,为过渡区或兼性区; 塘水的下层则为厌氧层; 塘的最底层则为厌氧污泥层。 2、兼性塘内的生物过程 3、兼性塘的构造及主要尺寸 (1)长宽比:多采用矩形塘,长宽比为3:1~4:1 (2)塘深:有效水深:1.2~2.5m; 储泥厚度:≥0.3m; 超高:0.6~1.0m (3)单塘面积:一般介于0.8~4.0×104m2; 系统中兼性塘一般不少于3座,多串联 4、兼性塘的设计方法 l BOD5表面负荷法 l 与冬季平均水温有关 四、厌氧塘 1、定义: 有机负荷高,整个塘无好氧区; 常置于塘系统的首端,以承担较高的BOD负荷。 2、预处理要求:应设置格栅(≤20mm);应设置沉砂池;如必要,应设置除油池。 3、进水水质要求: 进水水质与传统二级处理的要求相同; 进水硫酸盐浓度不宜大于500mg/L; 进水BOD5 : N : P = 100 : 2.5 : 1 4、厌氧塘的构造及主要尺寸 (1)长宽比: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2~2.5:1 (2)深度:有效水深:2.0~4.5m(2.5~5.0m);储泥厚度:≥0.5m;超高:0.6~1.0m (3)堤坡:堤内坡度1.5:1~1:3;堤外坡度:1:2~1:4 (4)进出水口: 厌氧塘进口设在底部,高出塘底0.6~1.0m; 出水管应在水面下,淹没深度不小于0.6m; 应在浮渣层或冰冻层以下; 进口和出口均不得少于两个。 (5)塘数及单塘面积: 至少应有两座,可并联;单塘面积0.8~4×104m2。 厌氧塘示意图 5、厌氧塘的设计方法 l 多采用有机负荷法 l BOD5表面负荷,单位:(BOD5/104m2·d) ——我国厌氧塘的最大容许负荷: 北方: 300kgBOD5/(104m2·d); 南方: 800kgBOD5/(104m2·d) 五、曝气塘 1、定义: 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表面叶轮或鼓风曝气: 完全混合曝气塘或好氧曝气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