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上篇 专题四 第1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训练试题
第1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时间:45分钟 分:100分)
(共6个题共100分)
(2013·福建理综)(16分)固体硝酸盐加热易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NO、O
乙:MgO、NO、O
丙:Mg、O
丁:MgO、NO、N
(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NaOH===NaNO+NaNO+H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__。
称取Mg(NO)2固体3.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D中未见明显变化。
待样品完全分解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
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因为若有O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探究。
解析 1)丁产物中只有N的化合价降低没有化合价升高的不符合电子守恒规律。(2)在做有关气体多步连续实验时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还要考虑装置中的空气对产物的生成及检验是否会产生影响若有干扰必须先排净干扰气体。对玻璃加热时要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加热。(3)①不可能是甲因为甲中Mg(NO)2可溶于水。不可能是丙因为丙中Mg能与水反应产生NH和(OH)2沉淀。
只能是乙(NO3)2 ~ MgO
3.7 g m
m=40×=1.0 g
氧化镁难溶于水且符合质量变化。
具有还原性能被O氧化;NO和O可被NaOH共同吸收。
答案 (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他合理答案)(2)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避免对产物O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
(3)①乙 ②2Na+O O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2013·广东深圳月考)(17分)某小组的同学对放置已久的过氧化钠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a+2H+O的还原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2Na+2CO+O中每生成1 mol O转移________mol电子。
(2)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全部是Na
假设2:全部是Na
假设3: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1 mol·L-1溶液、澄清石灰水、淀粉-KI溶液、酚酞溶液、火柴、试管、小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1 mol·L-1溶液然后将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于试管口 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1成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 步骤3: 解析 (1)Na与H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与CO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转移电子。(2)Na在空气中与CO和H反应分别生成Na、NaOH在空气中与CO反应最终也生成Na所以不可能有NaOH故有三种假设情况。
答案 (1)Na 2
(2)①Na与Na的混合物
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2: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蒸馏水将带火星的火柴放在试管口 若带火星的火柴复燃则假设3成立;若带火星的火柴不复燃则假设2成立
(2013·山东理综)(18分)TiO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1)实验室利用反应TiOs)+CCl(g)TiCl4(g)+CO(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TiCl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 CCl -23 76 与TiCl互溶 -25 136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________、加装药品、通N一段时间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 Period Five Communication Workshop课时精练 北师大版必修3.doc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 Period Four Lesson 4 Sea Stories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 Period Three Grammar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 Period One Warm up and Lesson 1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 Period Two Lesson 2 and Lesson 3课时精练 北师大版必修3.doc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3.doc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7 The Sea Period Two Lesson 2 and Lesson 3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8 Adventure Period Five Communication Workshop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8 Adventure Period One Warm up and Lesson 1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 (广东专用)高中英语 Unit 8 Adventure Period Four Lesson 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
最近下载
- NB∕T 10342-2019 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导则.pdf
- 2025年中国碳化硼陶瓷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conval(康阀)画册.pdf VIP
- 污水波纹管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微观经济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北方工业大学.docx VIP
- 2025年衢州常山县统计局公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50分阅读理解提分练(五).docx VIP
- DB4211T 12-2022 医疗废物暂存间卫生管理规范.docx VIP
- 中国氯气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