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docVIP

(江苏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 1.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 《爱莲说》 韩愈 《柳河东集》 《口技》 周敦颐 《虞初新志》 《黔之驴》 马致远 《全元散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 2.原文填空: (1)《爱莲说》中能提挈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口技》中表演高潮时观众反应的句子: (4)《黔之驴》中虎初见驴时有什么反应? (5)《雁门太字行》一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 )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 ) (4)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尽: 去: )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气: ) (6)半卷红旗临易水(临: ) 4.译句: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二部分: (一) 读《雁门太字行》,回答问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对诗的首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诗中一个“压”,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C、文中的黑云指的是天边乌云滚滚,大雨就要倾盆而下的景色。 D、“甲光向日金鳞开”写的是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上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 6.“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半卷红旗”指的是(  ) A、狂风卷得红旗展不开  B、黑夜行军,偃旗息鼓 7.“报君黄金台上意”中的“报”与下面(  )项中的“报”意思相同。 A、报告  B、报复  C、报效  D、报酬 8.诗中有两处用了燕太子丹起用荆轲、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___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人,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盲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注:①突:烟囱。②上行:上席。 9.解释文中的词语: (1)见其灶直突(其: ) (2)不者且有火患(且: ) (3)谢其邻人(其: ) (4)余各以功次坐(以: ) 10.译句: (1)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2)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3)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盲曲突者。 11.你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主人”? 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1)谓其人曰(谓: ) (2)今日病矣(病: ) (3)予助苗长矣(予: ) (4)其子趋而往视之(趋: ) 1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2)苗则槁矣。 16、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的越多越好)。 17、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试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层以 为主,第二层以 为主。 18、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第三部分: 成语“黔驴技穷”由课文《黔之驴》演化而来,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成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 考 答 案 1.略 2.(1)莲,花之君子者也。(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