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武汉公共安全的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公共安全的管理

武汉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建设的基本思路 内容大纲 武汉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分类 武汉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一、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分类 日常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 日常管理体系 内涵 建立适合武汉安全状况的日常管理体系 日常管理体系的内涵 武汉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系是指在公共安全危机发生前,实现对公共安全危机预防、化解的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任务是成立城市公共安全协调管理委员会,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预测、监管、控制、规划、协调和处置 。 建立适合武汉安全状况的日常管理体系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是武汉市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因此,需要建立适合武汉安全状况的日常管理体系。 自然灾害类管理阶段 (二)事故灾害类管理 基本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与预防相结合 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管理 预防和准备 监测和预警 信息报告 应急反应 善后处理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管理 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安全事件防范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安全事件处置机制 确立稳妥的社会安全事件善后机制 (五)其他类管理 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应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检查监督,发展到更多地依靠法制手段、科学手段、信息手段、咨询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为基础的科学管理。 公共安全管理应更多关注基层的变化及其趋势。 更多地关注社会心理层面的因素,解决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某些深层次问题。 应急管理体系 内涵 基本构成 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应急管理体系的内涵 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各系统、部门整合各种资源,根据应急法制,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建立起旨在防止或减少危机发生的工作体系。 (二)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 (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二、武汉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国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武汉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一)国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1.美国纽约市应急管理体系分析 组成部分:纽约市突发公共件应急反应项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程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恢复项目(城市危机管理系统、城市应急资源管理体系 、911应急呼救和反应系统 、移动数据中心 、城市搜索和救援 )。 2.日本东京市应急体系分析 3.英国伦敦市应急管理体系分析 核心机构:伦敦应急服务联络小组(伦敦应急服务联合会、轮动消防应急规划署、伦敦应急小组、伦敦市长办公室、以及伦敦市政府及议会办公室 ) 类别:地方层面的应急规划机制 、地区层面的应急规划机制 、国家层面的应急规划机制 (二)武汉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灾害预警管理体系建设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灾害事故的风险评价 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 风险受体易损性评价:对受体可能暴露于某一风险因子的程度,以及受体对风险应对能力进行综合度量 (2)危机信息的监测、预测和预报 监测:危机管理部门就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危机现象进行监视和测量 ,其任务就是收集反映迹象的信息,它是公共安全预警的基础 。 预测:是建立在对公共危机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公共危机信息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2-2所示 。 预报:由危机评估与危机警报的发布、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危机及防范知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与辟谣五个部分组成。 (3)武汉的应急救灾能力评估 应当注重评估的整体性。应当针对武汉特定的风险水平和脆弱性程度的应急能力,建立应急救灾能力评估模型。 应急救灾能力评估应当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相结合,建构符合武汉特色的理论模型 。 评估结果需有效反馈。一方面评估结构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将评估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框架 。 (4)应急预案的制定 基本框架 ◆建立明确的制度和科学的程序 ◆完善应急决策机构和信息中心 ◆构建紧急支援的职能网络 ◆明确处理任何突发事件的根本底线 (不违法、不侵犯人权) 原则:弹性、多选性、重要事件优先性 2.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救灾抢险体系建设 灾害情报体系建设 应急避难体系建设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1)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基于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通过相关应急工程的建设,帮助政府实现突发公共事件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跨灾种以及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统一协调、调度和指挥,事后的评估重建工作等。 (2)救灾抢险体系建设 灾民的救助与搜索 (主要力量: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基本力量 :专业救援队伍 ;辅助力量 :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应急志愿者队伍和非政府组织等) 公共设施应急措施(目的:恢复群众的正常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