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二轮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 学案8如何掌握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VIP

(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二轮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 学案8如何掌握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二轮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 学案8如何掌握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

学案8 如何掌握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 学案略语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做好断句题,要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能力高低,成了判断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1.(2013·湖北)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 乃能 起 既 葬 结 庐 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 例 欲 极 力 起 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答案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 不 能 以 喻 臣 之 子 臣 之 子 亦 不 能 受 之 于 臣 是 以 行 年 七 十 而 老 斫 轮 古 之 人 与 其 不 可 传 也 死 矣 然 则 君 之 所 读 者 古 人 之 糟 粕 已 夫 !” 答案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 王 旰 食 日 不 暇 给 今 四 郊 多 垒 宜 人 人 自 效 而 虚 谈 费 务 浮文 妨 要 恐 非 当 今 所 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问题反思 你在做文言断句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略。 【问题剖析】 “自我诊断”第3题 现场答案 剖析 在“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中断错了,应为“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原答案断句显然不通,属硬断。宜断后自检,定能发现其不通之处。 参考答案 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参考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太傅谢安一起登上冶城,谢安悠闲地凝神遐想,有超尘脱俗的志趣。王羲之就对他说:“夏禹操劳国事,手脚都长了趼子;周文王忙到天黑才吃上饭,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现在国家战乱四起,人人都应当自觉地为国效劳。而空谈花费政务,浮辞妨害国事,恐怕不是当前所应该做的吧。”谢安回答说:“秦国任用商鞅,可是秦朝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也是清谈所造成的灾祸吗?” 【破解之道】 文言断句的主要策略是:先明内容,后用方法。即前提是弄清文段的意思,准确把握文段的内容与层次,然后根据文段的特点,注意运用一些断句的规律、方法来断句。常见的断句方法有: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 ⑤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 ⑥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2)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 (3)句尾标志词 ①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 ②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 (4)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 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 (1)明句式,助断句 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帮助断句。如判断句:“……者,……也”等。反问句:“不亦……乎”“安……哉”等。被动句:“为……所……”“见……于……”等。固定结构:“如……何”“何其……也”“况……乎”等。这些句式和固定结构都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可以帮助断句。 (2)修辞句,找特点 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句式整齐、结构鲜明的修辞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及骈文常见的四六句等,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