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本文由.L.收集整理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气相近渐渐合二为一,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从古到今,此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到郊外清扫墓碑、供祭食品、焚烧纸钱,同时阳春三月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日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也为中秋节蒙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在现在,圆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品着香茗、饮着美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月圆人应圆,人们即使漂泊在外,也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所以自古就有千里共婵娟的佳话。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传统节日的淡化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大地,全球化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被这浪潮所覆盖。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传统节日正日益呈现出淡化的趋势。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的较大的提高,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功能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的诱惑力。改革开放同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也涌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