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历史2122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年级历史2122课

【温故知新】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经过 1.战争序幕(1945.8——1949.6) 1945.8,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1946.6——1949年)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6以后) (1).1946.6,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同样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爆发。(2).1947.3转战陕北 第二阶段:战略反攻(转入战略进攻)(1947.8) 1947.8,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第三阶段——战略决战 (1).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 2 ).百万雄狮过大江渡江战役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 1948.—1948.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 1949.4 作战地点 锦州沈阳 徐州 北平天津 南京 战术 关门打狗 ? 瓮中捉鳖 ? 结果 ? 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 1949.1.31日,北平和平解放 1949.4.23,南京解放,标志着1927—1949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退守台湾 三大战役 分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解放华北全境 捍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三大战役 总意义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解放战争经过简单图表: 三.解放战争(淮海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时间 历史事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阶段(兴起) 1924—1927 北伐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阶段(发展) 1927—1937 土地革命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三阶段(发展) 1937—1945 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阶段(胜利) 1945—1949 解放战争 五.国共关系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关系发展历程 国共关系 时间 ?历史事件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 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分裂 1927—1937 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1945 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分裂 1945—1949 解放战争 六.台湾与祖国关系: 台湾与祖国关系 历史事件 第一次分 明末清初,荷兰侵占台湾 第一次合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分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1885年,日本割占台湾 第二次合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 第三次分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退守台湾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代表人物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 “实业救国”口号,创办了 大生纱厂。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简表》 时期 原因 发展状况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封建制度的阻碍 民族工业难以生存和发展 1912—1914年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进入“黄金时代” 1919—1945 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 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1945—1949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 从行业看,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从地区看,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出现的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轮船、火车 (1)1865年,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由徐寿设计,安庆制造局建造。 (2)1876年,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开始出现火车。 (3)19世级中国开始出现轮船、火车。最早出现的是轮船。 2.通信工具:有线电报、电话 (1)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有线电报。 (2)19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电话(自由阅读卡)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电影在中国的出现 (1)西方发明的照相机和电影在近代(1840年以后)传入我国。 (2)无声《定军山》,有声《歌女红牡丹》 2.报刊、出版机构的发展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的最早的报纸。 (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变礼节、改称谓,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预习导航】本课知识清单内容,课堂小组加分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