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黄鹤楼到底真容如何
历史上的黄鹤楼到底真容如何?
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无疑是武汉的地标。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各时代所见黄鹤楼造型大小也是各不相同。而唯一留下照片的,是晚清同治年间重修的一座木结构黄鹤楼。遗憾的是,这座黄鹤楼最终毁于火灾,此后直到1983年,武汉再无真正意义上的黄鹤楼。而留在近代影像中的黄鹤楼及其故址一带的变化,也折射出武汉近代以来的城市演变。
短命的末代黄鹤楼
今天武汉的著名景点黄鹤楼,并不是历史上的黄鹤楼。从三国时期直到清代,黄鹤楼的位置,都位于武昌蛇山西段临近长江边的黄鹄矶上。体量高大,又筑于高台之上的黄鹤楼,毫无疑问是古代武昌城十分醒目的地标性景观。
最早拍下武汉城市影像的摄影师,是法国化学工程学家保罗·尚皮翁,他于1865年来到武汉。他在汉口长江边所拍的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对岸武昌城的远景,却看不到黄鹤楼的身影——黄鹄矶上,空空荡荡,没有任何高大建筑。原来在1858年,黄鹤楼已毁于太平天国战乱,而尚皮翁造访武汉时尚未重建。
晚明《江汉揽胜图》中的武昌城和黄鹤楼
所以,在武汉最早的城市影像中无法找到黄鹤楼的身影,颇有些遗憾。
保罗·尚皮翁摄1865年武昌城远景,右侧红框处为黄鹤楼故址。
尚皮翁离开后的第三年,黄鹤楼在原址上重建,英国著名旅行家约翰·汤姆逊为其留下了历史照片。1871年他来到武汉,爬上了距离黄鹤楼最近的汉阳门,在城门的瓮城墙上,拍下了黄鹤楼北面的影像。此时这座黄鹤楼落成仅3年,看上去还很新。而明显高出武昌城墙以及周边地面建筑的黄鹄矶城台上,除了三层高的黄鹤楼外,附近就只有楼前一座矮小的元代佛塔。当时黄鹤楼的宏伟气势,在汤姆逊的这张照片中,可以感受得到。
约翰·汤姆逊摄1871年黄鹤楼
更能体现出同治时期黄鹤楼在武昌城天际线中突出地位的,是三年后造访武汉的“俄罗斯科学贸易考察团”所拍下的照片。同治回乱后,沙俄派来这个考察团到中国搜集情报,并考察俄国在华开设通商口岸的选址。考察团一行在1874年到达武汉,随团摄影师鲍耶尔斯基在行于长江的船上,拍下了一张黄鹤楼的远景照片。照片中的黄鹤楼异常醒目,不仅体量巨大,而且建筑在远高于江边民房的蛇山黄鹄矶上,仿佛长江边一座巨大的灯塔,成为来往船只辨识武昌城的地标。
鲍耶尔斯基摄1874年武昌城及黄鹤楼远景
不过,这座于1868年落成的黄鹤楼,仅仅存在了15年,复于1884年秋天毁于火灾。作为天下名楼,黄鹤楼被毁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申报》对此次火灾进行了详细报道,《点石斋画报》也配上了栩栩如生的《古迹云亡》图,描述这次火灾的景象。其实,黄鹤楼这次被烧毁,完全是被牵连而致:原本是黄鹤楼下汉阳门外“张姓骨货作坊失火”,当天北风强劲,火星被吹到了黄鹤楼上,不到半小时,熊熊大火中的黄鹤楼便向南倾倒,化为灰烬。
《点石斋画报》刊载的《古迹云亡》图,再现了黄鹤楼大火的场景。
有清一代,黄鹤楼屡毁屡建,史称“火经三发,工届八兴”。在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多次重修或扩建。乾隆四十四年,皇帝南巡时曾在武昌游览黄鹤楼,还御笔题写了“江汉仙踪”匾。在嘉庆、道光年间,黄鹤楼也多次得到了修缮和加固。
地方政府和士绅对于修筑黄鹤楼如此执着,诚如湖北学人王葆心所说“兹楼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兴败,人心之悲愉系焉”。黄鹤楼的存在,俨然已成为国运昌隆的象征。因此,太平天国兵燹之后,黄鹤楼被毁,对于湖北地方知识分子而言,自然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失落。
有鉴于此,重修黄鹤楼之计划也屡被提出,然而近代中国风雨飘摇,这也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幻。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任上曾一度计划在汉阳铁厂铸造一个纯金属的黄鹤楼,以永绝火患,但这一计划从未实施。
民国时期,也曾有过多次重建黄鹤楼的计划,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在1946年。时值抗战胜利不久,百废待兴,湖北省政府计划在原址依照同治楼的样式复建黄鹤楼。这一设想是1940年代湖北当局计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副产物,1947年,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前期勘测工作已经开展,黄鹤楼复建工程也由中国桥梁公司负责,开始着手聘请设计师绘制图纸和选址。然而由于国共内战,黄鹤楼连同1947年那座只停留在图纸中的武汉长江大桥,都成了泡影。
1947年有关湖北省政府计划重建黄鹤楼的报道
谁是“黄鹤楼”:作为替代品的警钟楼与奥略楼
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之不易保存,除了战乱频繁,另一重要原因便是火患。即便是建在高台之上,江水之滨的黄鹤楼亦不能免。近代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如何应对消防问题?除了改变城市格局与建筑材料之外,更迫切的是,建立起近现代的城市消防体系。
在黄鹤楼灾后二十年的1904年,时任湖北巡抚的端方,在黄鹤楼原址主持修建了一座“警钟楼”——一栋两层西式红色楼房,西侧建有高高的塔楼,楼内装有自鸣钟,这是一座瞭望火情并通报火警的消防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钟声通报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1年历史故事演讲稿.doc
- 初26班元旦晚会节目.doc
- 初1年级各学科特点.doc
- 初2上110单元重点词汇.doc
- 初2下Unit3同步讲义.doc
- 初3下学期阅读计划.doc
- 初3上国庆放假通知.doc
- 初3图表图片漫画研析.doc
- 删掉GPS中不常用地图.doc
- 初步揭秘自然风光摄影创意构图.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