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十八.函数产生器.doc
實習24-1:方波及三角波產生器
波形間之微積分關係:
(1) 微分運算:三角波→方波→間隔之正負脈波→雙脈衝。
(2) 積分運算:間隔之正負脈波→方波→三角波→弦波(弦波。
(a) OPA方波/三角波產生器電路
(b) OPA方波/三角波產生器波形
圖24-1 可調的OPA方波/三角波產生器及波形
IC2:比較電路,產生方波;+( VZ1+VDO2≒VZ1 )、-( VZ2+VDO1≒VZ2 )。
IC1:反向積分電路,用以積分方波,以產生三角波。
IC2輸出(B)為+VZ1,D1OFF,D2ON,TC=VR1C,放電週期
( 24-1 )
( 24-2 )
( 24-3 )
因
( 24-4 )
放電電流Id,使得IC2之非反向輸入端電壓為負時,則IC2輸出(B)為-VZ2,D2OFF、D1ON、TC=VR3C,電容器充電週期tc:
( 24-5 )
( 24-6 )
改變VR1,改變放電週期td大小,tc不變,週期隨td變長而加長,頻率改變。
改變VR3,改變充電週期tc大小,td不變,週期隨tc變化而改變,頻率改變。
改變VR2,改變三角波振幅大小,因VUT、VLT改變,可達改變頻率之目的。
VR1=VR3,則td=tc,(B)點方波之Duty Cycle為50%,(A)點為對稱三角波
VR1VR3,則tdtc,(B)點方波之Duty Cycle小於50%,(A)點為正向鋸齒波
VR1VR3,則tdtc,(B)點方波之Duty Cycle大於50%,(A)點為負向鋸齒波
假設VR2調大,VR1、VR3不變,則方波Duty Cycle不變,三角波波形相同,但振幅縮小,週期變小( 頻率上升 )。
表24-1 方波/三角波產生器實驗結果波形 (標示刻度)
VR2 VR1>VR3,(VR3= ) VR1<VR3,(VR1= ) VR1=VR3,(VR1= )
37k(
(B)點方波之Duty Cycle大於50%,(A)點為負向鋸齒波
VR2、VR3固定
只調VR1 (B)點方波之Duty Cycle小於50%,(A)點為正向鋸齒波 (B)點方波之Duty Cycle為50%,(A)點為對稱三角波
84k(
VR3固定
225k(
最高不失真對稱方波頻率f= ,此時VR1= ,VR2= ,VR3= 。 實習24-2:鋸齒波及方波產生器
(1) Schmitt Trigger
轉態輸入電壓:
(2) Monostable 555Timer
(3) PNP定電流源
充電電阻RCh改變可以控制鋸齒波斜率,為使斜率平穩固定。
方波輸出寬度約為1.1RChCCh。
其充電電流為
IC=(VCC-VE)/Rch ( 24-7 )
鋸齒波上升斜率
( 24-8 )
圖24-5 單穩態輸出波形及鋸齒波上升斜率
(a). 改變輸入波形頻率:可控制鋸齒波頻率(波形)。。
(b). 改變輸入波形振幅( Amplitude )或準位( Level ):可改變555 Timer Trigger之工作週期( Duty Cycle ),進而改變鋸齒波波形。
(c). 改變充電電阻RCh值:可控制鋸齒波斜率。
(d). 改變外接充電電容器CCh值:可控制鋸齒波斜率。
計算值 實測值 RCh( k( ) Ic(mA) 斜率S(V/ms) 斜率S(V/ms) 10 20 30 50
實習24-3:正弦波產生器
圖24-6 正弦波產生器電路圖
圖24-7 正弦波產生器回授電路及轉移特性曲線
OP Amp之正回授端為分壓器
負回授為Lead-Lag Circuit( 進相-遲相電路 )。
( 24-9 )
負回授因數β遠大於正回授之分壓器比(R3太大 ),負回授,故輸出將為0。
負回授因數β遠小於正回授之分壓器比(R3太小 ),正回授,可振盪,但相位移過大,正弦波失真,近於三角波,振幅為飽和電壓。
(a) R3在R4/2附近,會有一段區間可以維持正弦波振盪。
(b) R3太小,則將使正弦波接近三角波。
(c) R3太大,則將使正弦波消失,無法振盪。
R4=R5=1k(,R3=1k( VR,fo理論值= 輸出波形 f實際值( Hz ) 相位移(φ) R3值( ( ) 振幅( V ) 不失真正弦波 趨於三角波 振幅趨於0 R4=R5=5.1k(,R3=5k( VR,fo理論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