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
一 、概 述
1.1 评估目的任务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煤炭行业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省组织开展了我省小型煤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小于6万t/年的矿山)的扩能和煤炭资源矿业权设置工作,并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了各市的煤方案和煤炭资源矿业权设置方案1.2评估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
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
4、《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江西省政府令第95号);
5、《江西省高安市大坑煤矿1号井(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6、《江西省高安市大坑煤矿1号井(扩界)开采利用方案》;
6、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
7、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及前人资料。
1.2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2.1工程概况
高安市大坑煤矿1号井原采矿许可证(证号:3600000830312)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
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表1-1
拐点号 X Y 拐点号 X Y 1 31089874 3108600 2 31089845 3108580 3 3108720 开采标高为-60~ -110米,面积0.0871 Km2。
2008年12月26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08]0281号文批复大坑煤矿1号井预划定矿区范围面积为1.2098Km2,比原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面积增加1.1227Km2,开采深度为+120~-300米标高。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2:
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表1-2
点号 X Y 点号 X Y 1 31089879 3108460 2 310898410 3108775 3 310788211 3109400 4 310809012 3109795 5 310850013 3109540 6 3108785 386114450 14 3109250 7 310865515 3108820 8 3108495
地理位置图
高安市大坑煤矿1号井初期设计竖井一对(即主井和风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产原煤,目前实际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产原煤左右。近期矿山计划新建一对主斜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产原煤。
本矿山建于1993年3月,同年12月投产。主采B6煤层,采用短壁式工作面,后退式全冒落采煤方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矿车运输,立井单钩提升。开采深度为+120m~-300m标高,通过估算获得预划定矿区范围内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0.8万吨(其中122b类9.4万吨、332类21.9万吨、333类59.3万吨)。
本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共含煤13层。由下而上:官山段中部含煤两层,绝大部分为煤线;老山下亚段含煤五层(B3~B7),为本区主要煤层赋存部位,其中B6煤层为主采煤层,王潘里段含煤三层及煤线数条。总含煤系数0.098。
B6煤层位于老山下亚段的中部,为矿井主要开采对象。下距B5煤层平均3米左右,上距B7煤层14米左右。大坑煤矿1号井预划定范围及周边地区均有钻孔控制,矿区内及周边共有钻孔25个,其中见B6煤层钻孔23个,见老窑孔2个。共见B6煤层煤点23层次,煤层两极厚度0~3.44米,平均煤厚在1.65米左右;煤层连续性较好。总含煤系数0.098。有82.6%的见煤点大于最低可采厚度0.60米,以薄煤及中厚煤层为主。预划定矿区范围内B6煤层较发育,粟背山井田煤厚0~3.44米,平均1.65米;桥头二井田煤厚0.25~2.87米,平均1.51米左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属不稳定型煤层。
1.3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
1.3.1评估级别
评估区为丘陵区,起伏不大,海拔高程+55m~+130m,相对高差75m。。地形坡度<20°;矿区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下统大冶组(T1d);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地层,其中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含煤地层。地质环境条件中等;扩建煤矿年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型车辆事故救援培训.pptx
- 六年级家长会方案最新.pdf VIP
- 久保田D722发动机零件图册.pdf VIP
-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英)(202210).pdf VIP
-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第三版)卢卓群-第四章.pptx VIP
- 《水浒传》导读封面+第一周任务卡.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运维》 课件 第31-32讲-点焊机器人.ppt
- 北大荒精神专题讲座党史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PPT课件.ppt VIP
- Find_My_Network_Accessory_Specification__Developer_Preview_R3-高清版操作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