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胜利油田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至顶网
论胜利油田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
1、引 言
胜利油田的各信息机构,在管理体制上分别隶属于胜利油田工会系统、胜利油田教育系统和胜利油田科技文化系统三大块,长期以来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所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由于信息的激增和书刊价格的高速上涨,各机构的经费仍然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尤其对于价格昂贵的外文原版期刊和一些全文数据库,靠单个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研究型读者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各个机构的信息资源重复订购、利用率偏低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未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更新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扩展文献信息的可获知性和可获得性,因而使得全油田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目前,胜利油田三大系统内的信息机构,尤其是胜利油田大部分科技信息系统以及半数以上的学校图书馆均已实现了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网络化;三大系统内相当数量的机构建立了自己的书目数据库,订购了文摘型和全文型的中外文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各系统相继开发和建设了一批特色数据库等。随着胜利信息网的多年运行和“数字油田”的建设,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在全油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大规模、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条件已经成熟;从观念上讲,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网络环境下评价企业信息的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人们不再仅仅以拥有的信息数量作为衡量优劣的主要标准,而已经认识到要增强获取虚拟信息资源的能力,就必须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国内已有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上海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等国内各具特色、实际运行较为成功的规模化共建共享系统对胜利油田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建立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胜利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理应借鉴国内外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经验,结合胜利油田的当地实际,在进行“数字油田”的建设过程中,制定具有胜利特色的信息资源共享方案,对于促进胜利油田乃至东营市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胜利油田信息资源布局的特点
就全国范围而言,胜利油田信息文献资源相对丰富,基础雄厚,具有以下特点:
2.1 信息资源共享所需的网络信息基础条件较为完善,资源收藏相对丰富
目前,胜利油田绝大部分信息机构基本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学校系统内,截至2004年6月,34家学校建立了校园网,采购的数据库60余种,油田一中和第四小学做的尤其突出。全油田二级单位中,有50多个家购置了电脑设备,共拥有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约200台,50%的实现或部分实现了业务自动化管理,其中8个采用了由文化部立项、深圳图书馆开发的IIAS系统,绝大部分通过SLNET接入胜利信息网;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其中书目数据库拥有100万条数据记录,古籍书目记录约50万条,特色数据4万多条;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据库等。胜利油田信息网()是胜利油田信息中心推出的符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满足本地化功能需求和信息资讯的中文多媒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与网络增值服务的大型、多功能、公众性的中文开放性INTERNET互联网络平台,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网络资源体系,网络信息资源拥有量在全国企业级科技网中名列前茅。
2.2 信息资源布局具有系统特色
2.2.1 教育系统
1999年启动的胜利油田中小学校校园网建设,按照学校的地域布局和特色,建设了7个地区学科中心及4个教材书刊采编中心,以各个中心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和相关学校,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同时,借助于虚拟馆藏,投入巨资,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油田教培处—地区中心—学校图书馆”三级文献信息的保障网络环境。在文献资源的配置上:①突出面向全油田重点学科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数据库的保障建设,购买了中教育星电子图书(12/,现有图书20000种,已有16876阅读人次),面向全油田中小学提供网络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全油田中小学校整体资源利用水平。②胜利油田高校(胜利职业学院、职工大学、胜利党校、石油学校和技工总校)都建立了书刊目录数据库以及数字文献目录,构建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③自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如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中的课件库等。
2.2.2 工会系统
工会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普遍重视图书的收藏,突出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以中文报刊为建设重点,在油田各级工会的重视下,小队以上皆建立了图书馆(室),以科普、保健、娱乐和专业书籍为主,并可通过胜利信息网阅读电子图书。数字资源建设不突出,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2.2.3 科技文化系统
此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建设发展顺速,拥有量和下载量占油田资源利用量的70%以上,仍以期刊、专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