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芳园施工组织设计精要
桂芳园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深圳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xxx年x月x日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一、深圳市佳兆业地产(深圳)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文件。
二、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布吉桂芳园六期工程施工图纸。
四、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
五、广东省及深圳市有关文件及规定。
六、现场实际情况。
第二节 适用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以下范围:
一、施工图纸内包括
1、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布吉桂芳园六期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图纸。
2、所包括的挖孔桩全部项目。
3、施工过程中应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设计院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变更、技术处理等。
二、施工图纸外包括
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
2、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
3、施工现场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道的保护,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4、施工期间防洪、防雨、防火、防台风等措施。
5、同其它建设单位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配合。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布吉镇中翠路。
本工程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总根数为310根,平均桩长15-20米,桩径平均1-2米,持力层为强风化岩。
一、桩端必须进入强风化岩层中下部(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0kPa) 不少于1.5米后(须经勘查单位确认)方可扩孔。有效桩长不小于5d(d为桩身直径)。
二、桩身纵筋通长设置。
三、为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桩顶应比所规定的设计标高超浇,在以后浇筑底板或承台结构时,再将此超浇部分凿掉。超浇高度不少于100。
四、护壁及固定环箍
桩身直径 护壁 d T(壁厚) Ak1(环筋) Ak2(直筋) 砼强度等级 ≤1400 100 Φ8-150 Φ8-150 C20 1400 100 Φ8-150 Φ8-150 C20 五、施工要求 :
1、桩基施工时必须做好有关降水、挡土,护坡等工作并采取安全措施。
2、挖孔桩分段挖掘的每段长度约在0.9m左右;若遇到不良地基土时,则应减少每段长度。
3、钢筋笼直径可比桩身直径小140mm,纵向主筋连接以及固定环筋与主筋交接处均需采用焊接。螺旋箍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50d。浇灌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位置走动变位。
4、桩挖至持力岩层或规定深度时,均应通知有关单位共同进行检验,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5、浇灌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孔底沉渣,碎屑,抽干孔内积水,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灌,分层振捣。
6、当桩(或扩大头)间的净距小于1。5倍桩(扩大头)直径时,应采取隔一跳挖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7、当以强风化岩层为桩端持力层时,相邻桩底标高相差不得大于桩扩大头间净距。
8、由于场地内基岩起伏较大且存在岩石夹层,所以 施工中应注意掌握基岩埋深变化规律,正确判断持力层,相邻桩先施工较深者后施工较浅者。
六、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柱单桩的桩应检验桩底下3d或5米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七、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断竖向承载力检测,桩的测试与验收应按国家及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断。
八、钢筋笼主筋采用II级,箍筋采用I级。技术指标如下表。
钢材技术指标
Ⅱ级螺纹钢筋 D≤25mm fy≮335N/mm2,fu≮510N/mm2;
D>25mm fy≮315N/mm2,fu≮490N/mm2 Ⅰ级光圆钢筋 φ6~30 fy≮235N/mm2,fu≮370N/mm2 第二节 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中地质条件如下:
一、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
拟建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大芬村北侧,中翠路经东。
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根本次钻探及探抗揭露,场地内各岩土层野外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于剥蚀残丘-冲沟地带,后经人工回填整平,形成—高台地,高于西侧中翠路10~17m。整个场地西南侧为一低洼平台,高台地与下部平台交界地段为较陡的坡地,其余较平坦,西侧坡脚邻小翠路现有高近8-9m的砌石挡墙,南侧正在修建挡土墙。各钻孔孔口标高为54.75~74.29m,孔口最大相对高差19.54m。
2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结果,本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