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设计预案.doc
《兰亭集序》设计预案
王月娥
单元内容及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抒情散文,属山水游记类。引导学生熟悉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点,鉴赏的重点为品味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领悟文章借题发挥的写法,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脱离文言文教学的四个维度: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引领学生在反复研读文本中领会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力求在阅读与对话中体验美、发现美,进而珍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整体感知《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名士们的一次盛大聚会,文章从宴游活动写起,感慨快乐年华易逝,进一步过渡到作者个人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中崇尚的虚无思想倾向。语言朴素、简洁、淡雅、立意高远,显示了东晋名士们的潇洒、真率的性情。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由乐而痛,由痛而悲,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语言,领悟文章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法:以对话模式为主,借助情境设置与教学场景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多视角求解法、听说读写能力互相促进法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介绍作者和作品
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琅琊临沂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工书法,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举行了一次著名的诗酒宴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本文是诗集的序言。
2.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注重基础性知识的积累,字形字音,文言虚词实词和特殊句式,让学生把自己认为不易掌握和理解的做出标记或记录下来,共同交流后板书明示。
(1)字音识读
癸丑guǐ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放浪形骸hái 若合一契qì
(2)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3)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4)古今异义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古义:以此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5)特殊句式
判断句:死生之大矣。
省略句:悟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于)形骸之外。
介词后置句:当欣于所遇(应为“于所遇欣”)
3.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铺垫
(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第一二段,注意下列词语的准确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把握有重要意义。
修禊事 列坐其次 畅叙幽情 信可乐 人之相与
趣舍万殊 向之所欣 岂不痛哉
(2)熟读成诵第一段,按照表达手法划分层次,品味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怀。
第二课时
1.检查第一课时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客观评价
和人性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反馈。
2.引导学生立足课本,反复诵读并想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和文学的时代特征,感受作品的内容美、语言形式美,人格美、书法艺术美和诗意化人生美,引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设置问题如下:
(1)作者叙了那些内容?叙事有什么特点?
(2)作者写了什么景?如何写景的?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叙:集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简洁生动,叙事中寄幽情。
绘:兰亭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动静结合,远近关照;借景抒怀
小结:以上写法,突出了景物的优美,感情的畅快,极力再现了兰亭的盛会。
(3)于中我们可以看出游记散文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
写景记事简洁生动、融情于景、语言优美。
(4)拓展?联想
第一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这方面最具代表的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他们都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建树。王羲之的山水情结如何呢?他出生名门,有名士脾气,不欲为朝官,因为不愿在皇帝和公卿面前受拘束。好养性,做了会稽的行政长官后,因其地多名山佳水。此时,谢安高卧东山,又有一批名士名僧隐居于此。于是王羲之与他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清谈饮酒,十分畅怀。王羲之晚年,更是不远千里,发誓钟情于山水,朝廷便不再逼官。五十九岁卒。朝廷追紫金光禄大夫,其子遵父遗嘱,坚辞不受。于此,我们便看出(板书):魏晋名士的风采——率真、自然的人格美。
3.作业:①精读第二、三段,找出文章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
②第二段作者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文中作者的观点和老庄思想有什么区别?
第三课时
1..检查第二课时作业,把一些优秀作业在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修公司汽车修理汽车保养突发环境应急预案.docx VIP
-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12题).docx VIP
- 2025年(完整)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词汇表 .pdf VIP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doc VIP
- 港迪HF659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V100(G20200812).pdf VIP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0页.doc VIP
- 《农业政策热点培训》课件.ppt VIP
- 申凌门机NSFC01-01A控制器操作手册.pdf
- 从大食物观角度出发的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探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