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农业总结及2016年计划 (5000字)
2015年农业总结及2016年计划 (5000字)
2015年农业总结及2016年计划
2015年二道河农场农业生产工作全面完成农垦总局及建三江管理局要求的各项任务,完成了《2015年二道河农场质量效益农业实施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总播面积54.3万亩,其中水稻51.19万亩,粮食总产29.8万吨。农业总产值10亿元,农业人均收入3.5万元。
一、2015年生产工作总结
1、从12年到15年几年的气象条件比对
从表中看出15年是前凉后热的总的趋势,结果是分蘖不足或晚,所以整体的生育期置后,另外霜冻出现的晚,收获期后移,就此收获损失大。
2、15年的品种多、乱、杂有越区的品种和品系,存在重大危险,由于15年天气特殊,没有表现出来。
3、秧田的成苗率低不足60%,标准是80%以上。
4、今年插后遇到低温死苗较多,因此本田保苗率很低也不足60%,标准是85%以上。
5、由于茎数不足,天气不好降水多,今年没有实施控蘖。
6、鞘腐病、纹枯病有增加的趋势。田间结果如下:
7、萤蔺与慈姑危害面积增大,成为16年主防杂草。 8、农业技术更新
全场设立标准叶龄跟踪点35处,每个技术员一处,根据不同品种,由农业副主任合理安排跟踪点的分布及田间统计工作,按时统一上报到农业科,掌握全场的水稻生育进程,根据田间长势结合天气预报及时调控农艺措施。由于今年特殊的天气原因,将农业措施做了以下调整。
①狠抓育秧标准。提升置床质量,农场定制了标准的平地耙子14件,定量上土器280件。提升了置床平度,保证了育秧盘土厚度达到标准。
②严抓插秧质量。调整插秧规格以30cm×10cm或者30cm×12cm为主,每穴保证基本苗数6-8株。根据今年插秧后天气恶劣的实际情况,及时下达《关于做好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0521》,将通知发放到每个种植户的手中,全年下发类似农艺措施通知7次,共计下发6800余份。
③严抓田间管理。结合2014年底的池埂取直工作,经历三次验收工作,将农场二抚路沿线及科技示范带沿线的池埂进行了系统的取直及部分农田改造。共计取直池埂1100余条,大规模整理地块5块,格田扩大改造2000亩地左右。重点本田“四净”管理,全年进行了三次验收,促使管理标
准达到“五个一样”。
9、技术培训
全年培训以农业生产需求为根本,室外现场会与室内培训会相结合,并以“基层农技推广”、“高产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等项目为契机,对全场所有种植户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全年培训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会7次,培训技术人员12次,共计培训5500人次。
10、新建高速路治理
农场高度重视高速路两侧的标准提升,特别指定一个农业副主任负责该项目进行治理。从10月21日开始,目前还在进行中。筑埂工作使用旋耕机车、筑埂机车48台次。挖掘机最多时9台车同时工作,共整理耕地面积9000余亩。
11、高产创建
今年农场继续承担农业部的高产创建项目。该项目今年农垦总局下发了《2015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第一次提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我场的实施单位是第四管理区10000亩地的30个种植户,第六管理区10000亩地的35个种植户。核心区第四管理区100亩地。年终经专家组测产,核心区最高单产902kg/亩,两个万亩片的平均产量是718.45kg/亩、714.15kg/亩。完成了管理局年初时制定的目标。
12、“三减一控”
管理局提出“三减一控”措施,即减肥、减药、减除草
剂,控制灌水。农场涉及该措施的技术有,侧深施肥项目,实施面积2600亩,使用高效农药降低使用量的3000亩,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单位100000亩。具体使用效果还在摸索阶段,没有明显的差别。
13、农产品质量追溯
按时完成农产品质量追溯2015年的工作任务,由于农场稻米加工单位的自身原因,今年追溯项目的追溯目标从“商品”改成“原粮”。
14、防病工作(预测预报系统)
制定了《2015年二道河农场稻瘟病防治预案》、《二道河农场防病航化方案》等方案,方案中对今年具体的防治配方和防治策略都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用于防御各类水稻病虫害。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面积35.83万亩。
预报预测,方案要求在各管理区布置稻瘟病预测预报点7个,测报员7人,叶龄跟踪点35个(每个技术员一个),做到覆盖全场,随时监测、随时上报,同时制作叶龄跟踪点标牌35个。在今年稻瘟病防治各时期,除了对全场农技人员及种植户进行稻瘟病防治技术室内培训外,农业科技术人员走到田间地头对管理区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