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农业总结
个人农业总结
石岩镇2009年农业农村
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振奋精神,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全镇农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村屯环境改善明显,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一、农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主导产业优势凸现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和轴心。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生猪、肉鸡、蛋鸡等传统养殖优势调整农业结构,着眼“四抓”提升传统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了规模更大、模式更多、技术更新,特色更鲜,产品更优。
一是抓小区建设,壮大养殖规模。我们在鼓励发展庭院养殖的同时,针对小区、场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重点支持规模养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
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养殖建设用地,统一水、电、路配套,分户建设的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零散养殖户向小区集中。爱路村零排放微生物发酵生态养殖模式养猪示范建成投产,并已成功推广了十几户。截止目前,全镇共建设生猪养殖小区5个、万头猪场1个,养猪场2个。其中团山子生猪养殖小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已建标准化猪舍3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加之村内原有猪舍面积960平方米,年可出栏生猪2000头。团山子经营所生猪养殖小区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已建标准化猪舍17栋,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年可出栏生猪5000头。全镇共建肉鸡养殖小区2个、养鸡场1个。其中卧龙湖肉鸡养殖小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已建标准化批出栏万羽的鸡舍3栋,该小区总投资150万元。永富养鸡小区占地2万平方米,已建标准化批出栏万羽的鸡舍4栋,该小区总投资210万元。2009年全镇生猪饲养量任务94510头,完成83000头。其中生猪存栏任务36350头,完成41000头;出栏58160头,完成42000头。全镇牛、羊饲养量任务分别为7230头、10140只,已完成牛饲养量7000头、羊饲养量9600只。其中牛存栏任务4970头,完成5100头,出栏2260头,完成1900头;羊存栏任务6030只,完成5400只,出栏4110只,完成4200只。
二是抓品种改良,提升产品品质。针对外购仔猪易感染
疫病等不利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鼓励自繁自养,自给自足,有效防止疫病感染,降低养殖风险。同时加强对镇良种猪配种站建设管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提高人工配种的服务能力。目前,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全镇外购仔猪数量逐渐减少,良种率达到了70%以上。
三是抓技术培训,创新养殖模式,推行标准化养殖。通过印发资料,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行生猪生态养殖等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按照养殖模式有规范、养殖生产有准则、养殖过程有记录、养殖产品有保障的要求推行标准化养殖。全年共举办技术讲座(培训)近10场。四是抓疫情防控,保证养殖安全。将镇畜牧兽医站防检监督员、防疫员分片包村、包户、包场、包小区,明确责任。每村选配1名专职防疫协管员,协助兽医防疫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指导和督促专业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小区(场)等重点部位开展高温消毒灭源工作。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对病死猪坚决做到“四不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进行消毒,深埋等。今年春秋防疫密度均在98%以上,生猪瘟死率控制在5%以下,群众畜产品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生产经营成效明显,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基地,积极构建产业化经营新优势和区块经济新格局。按照我镇“调优种植业、调强养殖业、调亮特色产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突出养殖效益的基础上,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我们结合全镇实际,逐步加大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大力发展烤烟、甜菜、园葱、甜葫芦、万寿菊、马铃薯、黑白瓜子等经济作物种植,为发展我镇特色农业产业打牢基础。现已形成了南片以民主、团山子为主的甜葫芦、黑白瓜子种植;中片以和平、前进为主的园葱、甜菜种植;北片以建设、东华为主的大豆、玉米种植和爱路的大蒜、幸福的小辣椒等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生产格局。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送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给农民,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
一是认真做好科普宣传。在科技普及上实行“三改三扩”,即改过去只培训条线村干部,扩大到村干部及种养业大户、能人等;改过去集中培训,扩大到基层培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