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doc
浅析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
浅析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
1、湟.L.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西藏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1森林旅游业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3.2第三产业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艺术摄影》课件——项目5 无人机拍摄视频.ppt VIP
- HD21.2 S3-1997+A1-2002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热塑性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文).pdf VIP
- 基于体卫融合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指南(2024) .pdf VIP
- GB_T 18920-20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pdf VIP
- 陀螺仪减震装置及无人机.pdf VIP
- 12J003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实践指南.docx VIP
- 最新医疗器械分类标准目录.pptx VIP
- 风电场项目风机及附属设备吊装工程(混塔风机吊装施工方案).pptx VIP
- DLT 5265_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