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尚书》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尚书》介绍

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历史文献 《尚书》 南通大学文学院 主讲教师:崔荣华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尚书》的体例和内容。 2、了解今古文《尚书》的流变。 3、把握《尚书》史料价值和史学地位。 4、了解《尚书》的主要注释与研究。 5、掌握选文《牧誓》的基本内容、主要词语和特殊句法。 【知识点】 1、《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3、牧野之战的时间与过程。 4 、有关历法、官职、民族、军队等方面的内容。 5 、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 【重点、难点】 1、重点:《尚书》的体例特点和史学地位。 2、难点:《尚书》复杂的演变和原文的释读。 《尚书》介绍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1)伏生把《尚书》理解为“上古时代的书”。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说:“济南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在《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之曰《尚书》。”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3)“尚”理解为“君王”、“君尚”,由于《尚书》中基本上谈论的是君王诰命及相关的政治活动,故曰《尚书》。 (4)《尚书璇玑钤》说:“尚者上也,上天垂文,以布节度,如天行也。” (5)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尚书》最初只叫《书》,《尚书》的称呼据考证是从汉代才开始的。对《尚书》的命名是有不同解释的。 上述各家之言,不无道理。大体上我们可以说,《尚书》是上古时代记载帝王言行的书籍。 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 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记事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缪公,大约记载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史内容。 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主诏令、臣僚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 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 3、《尚书》保存的文献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周代造的虞夏假文献。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古史所必不可少的史籍。 4、 《尚书》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在儒家“五经”中地位最尊,既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又是封建士大夫必读必遵的“大经大法”,影响着两千年来的中国历史。 三、《尚书》的流传演变 1、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2、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 3、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 《史记·儒林传》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尚书》壁中本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汉武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汉书·艺文志》 其它的汉代《尚书》本 1、河间献王本《尚书》,约在汉景帝时期。见《汉书·景十三王传》。 2、张霸“百两本”《尚书》。汉成帝时,作伪高手张霸向朝廷献上他所捏造的一百零两篇的《尚书》。见《汉书·儒林传》。 3、杜林漆书《古文尚书》。东汉杜林于西州(今甘肃)得漆书《古文尚书》。见《后汉书·杜林传》 伪《古文尚书》的来源: 《晋书》: “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愉字休预;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皇甫)谧之外弟也;季授城阳臧曹,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又为预章内史 ,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 此段记载被多数学者否认。作伪者是皇甫谧、梅赜、王肃、还是孔安国,至今为止,尚无定论。 四、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由於经书散亡,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即所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恭王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写的《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古文经”。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成了“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今文经学派 1、今文经学的神学化。汉代今文经学受战国以来邹衍等人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较为明显。对儒家原本较为平实的宗法思想和伦理观念进行了神学化的改造。往往牵强附会,妄加穿凿,《洪范五行》可谓其典型代表。 2、今文经学繁琐而空疏的治学方法。重视阐述六经的微言大义,因而在治学上注重章句,着力于挖掘、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