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培基简介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培基 张培基个人简介 人物生平 张培基,生于1921,中国著名翻译家,杰出教授,先后在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 。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 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 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 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 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 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1955 年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载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 1960年 曹禹《明朗的天》(外文出版社) 1962年 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外文出版社) 1984年 王士菁《鲁迅传》(外文出版社) 1987年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外文出版社) 1999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64年 《习语汉译英研究》(商务印书馆) 1964年 《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 《英汉翻译教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年 The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ers Handbook (《汉英口译手册》与加拿大马拉斯匹那学院方面合编) 2003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贡献 张培基先生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的译著和专著(详见文后译著年表和专著年表)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国内外图书馆收藏。长期以来海内外一直有学者在研究他的作品。早在1992年,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的金圣华女士就撰文张培基教授,称对张先生所著的《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和《习语汉译英研究》两本书印象十分深刻。被许多高校选定为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的《英汉翻译教程》也是由张先生主编的。该书自80年初版以来已32次印刷,印数达100多万册。另外,《暴风骤雨》、《阿诗玛》、《春蚕集》、《中国人名大词典》、《先师孔子》、《中国画》、《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对外发行的著作的英文稿都是经过他反复推敲亲自审定的。总而言之,张培基先生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培基翻译思想 翻译界有这样一种观点 ,即认为中国人只能从事以汉语为译入语即英译汉的翻译; 而从汉语翻译到英语的工作只能由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来完成,才能表达得地道。 对于这 一点 ,张培基有他自己的见解。他承认汉 译英由外国人来做在语言上有优越性 ,但他 也指出外国人对中国的情况、中国的文化缺 乏了解 ,同样也会译非所云。有许多英文功底 好的中国人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 ,一样翻译得很地道。 张培基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译者对中 西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 的驾驭。张培基在力求选词得当 ,语句自然流 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词句上的得失。 他把语 篇神韵摆在第一位 , 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 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 味。例如 ,中国人写文章喜欢用排比结构或平 行结构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 ,但是在英语中 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却不那么高。 所以翻译 时并不是所有的排比或平行结构都要“对等” 地译过去 ,否则有时译文会显得邋遢又罗嗦 , 也不能传达原文的深层意思。 张培基从 英语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入手 ,采用凝练的语 言和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原文。忠实、凝练可以 说是张译的一个特点。 译文特点 张培基在选材上比较喜欢翻译中国 现代散文。 他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序 言中写道“读散文是一种享受 ,它比诗歌易 懂 ,比小说读来省劲”。在接受笔者采访时 ,张培基说 ,他搞翻译纯粹是出于自己的爱好 ,是 翻译自己喜欢的文章 ,翻译那些感觉起来“非 翻译不可”的文章。 他强调学习翻译要多进行 翻译实践 ,以实践为主 ,而不是钻到理论研究 里面 ,整天纠缠于“信、达、雅” , 那是本末倒 置。但是理论也是要学的 ,它应该作为翻译实 践的参考与指导。 翻译不是懂得“窍门”就会 译得好的 ,最根本的问题是语言运用得好不 好。 张先生颇有感触地提到他过去有一些学 生做起翻译来 ,存在的往往都是语言问题 ,表 现为英文吃不透 ,译成中文也不通顺。谈到语 言 ,他说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 ,就是许多人 不重视中文学习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