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历史月考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历史月考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周考历史试卷 卷Ⅰ(选择题 每题1.5分 共48分) 1.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 A.分封制逐渐崩溃/建立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2.朱熹说:“以唐太宗之聪明英武,号为身兼将相,然犹必使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施行,该谓理、势之当然,有不得而易者。”材料认为( )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唐太宗加大宰相的权力 D.唐太宗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君权 3.《清史稿》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主要说明( ) A.清朝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4.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5.“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梭伦改革有关史实的是( ) A.兼顾了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B.铲除了贵族势力 C.削除公民等级 D.废除债务奴隶制 6.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7.“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 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 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 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8.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9.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协调了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分配 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调和了大小州间的矛盾 D.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10.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梦将醒,渐有“中国是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下列史实中促使中国“大梦将醒”的典型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②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 ③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2.“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下图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大 战役,该战役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把中国的抗战带入了相持阶段 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 D.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 14.某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