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如何使用《历史1〔必修〕》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如何使用《历史1(必修)》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点击数:32????更新时间:2005-10-21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如何使用《历史1(必修)》
北京四中 李明赞
一、对模块的理解
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
第二,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不枝不蔓,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
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二、对教科书新体例、新内容的认识
首先,排除畏难情绪,做好知识的转换和衔接。此套高中课标教科书与现行高中教科书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也与初中课标教科书相衔接。实际上,有很多教学内容是教师所熟知的,也是经常运用的史实。凭借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应该能够胜任高中课标教科书的教学任务,教学也应该是“轻车熟路”。
举例来说,本模块中的9个专题,相当一部分与现行教材中的内容没有根本区别。如:中国古代史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世界近代现代史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两极格局的形成”等,都与现行教科书没有大的区别。
其次,转变观念。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人教社教科书改革时,许多教师拿到教材后都目瞪口呆。初中教科书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把原来教师作为“秘密武器”的小故事都搬上了教材,教师感到课上无话可讲了;高中教科书理论分析陡然加深,一些教师感到原有的知识储备明显不够,或课上不会讲了,或课时明显不够。后来,经过一段教学实践的摸索,发现问题的根子不是出在知识上,而是出在观念上。教科书的内容是可以选择和取舍的,教学就是借助教科书提供的史实素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提升认识。关键看教师驾驭教科书、运用史实的能力。所以,教学观念不变,教完了教材,教学目标可能仍没完成;讲完了课例,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仍可能没得到训练。所以,上一次教科书改革对教学得与失提供的教训,值得这次总结和借鉴。每一次教科书的变革,都会引领历史教学向更高层次探索、发展。
与原有教科书相比,教科书的知识层面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对原有知识结构的拉伸和压缩──知识结构的再充实和凝练
就“拉伸”而言,原有的一个知识点,被扩充为一个知识段;一个知识段,被扩充为一条知识线;几条知识线形成为一个知识面。
举个“拉伸”的例子,如“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目是这样的:
课题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个课题,集中表述,加大知识含量,拓宽史学视野,挖掘思想内涵,强化教育功能。知识在专题化的影响下被明显地扩充而“拉伸”了。
课题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3,将原先从汉朝至元朝教科书各章逐一表述的政治制度内容,压缩到一个课题进行集中表述,知识重新排列组合,主线更加突出,知识更加凝练,认识得到提升。
上世纪90年代的教材改革,加强形象化,史实丰满,以形象渗透理性。本次改革,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
教学设计,涉及教师教的层面和学生学的层面,融知识、能力、方法和思想认识于一体。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师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如何以教启思,以教导学。现以《历史1(必修)》模块中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作一具体说明。
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
首先确定知识教学的分项目标。
(一)起始课:从知识的教与学开始,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做到知识的点、线、面相结合
课题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教学的难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教学的疑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否为中国古代社会所独有的历史现象。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落实好知识点。以上是就知识掌握的角度来说的。
当然,在知识掌握的同时,相应地要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空白模板通用.docx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完整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pdf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docx VIP
- 医院物业后勤化管理重点部位强化清洁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案.docx
- 增量学习与类增长的融合.ppt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200 (煤炭工业应用)_(11).项目案例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docx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docx VIP
- PROE-Program程序设计全解析.doc VIP
- 2014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14J9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