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导学案〔教师〕
《咬文嚼字》导学案
编制:林正岳 审核: 陈国翠 批准:
【学习目标】
1、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理解文学创作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本文之后,能在写作中尝试“咬文嚼字”
【问题情境】
1、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他的人生格言正是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镞:箭头
援引:引用成例。援:引用
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离。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3、“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咬文嚼字,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一、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证明咬文嚼字的重要?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屈原》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水浒传》你这……
《红楼梦》你是个好小子
郭沫若是怎么看待“你是”,和“你这”这两个句式的区别的?
明确:“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郭老的这个句子,是婵娟骂屈原的学生宋玉的话,屈原当时受到诬陷,这个时候宋玉背叛自己的老师跑到子兰公子那去享荣华富贵去了)
(2)既然郭沫若觉得“你这”的句式表示坚决的判断,所以他又对另外一个句子也做了改动,我们看看,这个句子改动如何?
明确:不好。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和“有” 性质完全不同。(你是好人,你有好人)
‘你是’‘你这’‘你有’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就不同了,在读的时候感觉到情感的色彩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只有咬文嚼字,才能准确表达情感。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2、王若虚改《史记》
朱先生怎么看待王若虚的改动?
明确: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了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文字好不好,其实不在于简洁,而在于意味)
改动的句子失去了什么意味?
失去了: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看来,朱先生认为,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
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作者从繁简的角度说明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
3、 “推敲”的故事
(1)后人多赞美韩愈的“敲”用得好,作者对此怎么下结论的?(叫学生说)
明确: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
(2)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推”字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 ,无声
‘敲’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看来,朱先生认为,“推”和“敲”一字之差,没有高下之分,却营造了两种不同的境界。所以,文学的语言要描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意境。
用推敲的例子从情境的角度说明选字的贴切与否。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4、“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直指意义——燃烧体冒烟
联想意义——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
苏轼写诗(正面事例)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
独携小团月 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1)看了朱先生的文字,明白,为什么第一则材料比二三则材料更有文学色彩?
有联想意义。从茶“小龙团”想到“天上的小团月”,从水中泡清茶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联想到月光照泉水的那点清新的意味。
一件非常平淡的品茶一事,为什么被苏轼写得那么雅,这种点石成金的最大锋力,就在于用了联想的意义。所以,朱先生认为,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性。
(2).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1).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2)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品茶,赏月
3)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4)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案.doc
- 友商〔常州〕思讯快餐王餐饮管理系统5.doc
- 参观四在农家展览馆导游词〔改〕.doc
- 原电池和电解池讲义模板.doc
-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技术–吹膜制袋技术–EPE–EPS–XPS发泡技术.doc
- 参赛作品录屏和格式转换操作方法.doc
- 原生家庭和新员工入职管理.doc
- 参考资料〔人才储备〕.doc
- 双转子破碎机的应用范围和工作特点.doc
- 双语︰新修图软件拯救被路人毁掉的照片.docx
- 《儿童哮喘治疗中家庭护理依从性的关键因素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自动驾驶技术在2025年物流运输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分析报告.docx
- 2025版仓房买卖合同模板:物流仓储行业新趋势.docx
- 2025版仓库租赁合同范本解读.docx
- 2025版仓库租赁合同简单范本.docx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绿色化学观念的培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基于5G的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课堂情感化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版仓房买卖合同模板:物流仓储行业新动态.docx
- 2025年文化产业金融政策解读:政策导向与融资渠道拓展策略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