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教学案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教学案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明清皇宫,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
2、感悟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预习检测】(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明清皇宫: (谁)迁都到北京,营建北京城。清朝入关后定都于此。
京城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 、 、 三重。
建筑布局:(看图体会)。
三大殿: 、 、 象征政权中心。
后三宫: 、 、 。
建筑地位:故宫是我国现存
的建筑群。
修筑目的:
起止地点: 、
修筑特点:
长城作用:
【共同探究】
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少数几个帝王不主张修长城,唐太宗是其中的一位。他认为那种劳民伤财的消极防御的办法不可取,主张采取积极防御的办法,即打到侵略者的老巢去,加以消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土和人民的安全。
第24课 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理解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2、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成就;分析世俗文学兴起的原因。
【预习检测】请你阅读课文后,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1、科学技术:
科学家 著作 简单内容 评价 科技发展特点 特点出现原因 2、文学:
作品 作者 简评 世俗文学 ①概况:
②出现原因: 【共同探究】
1、你如果能把本课的课后“每课一得”稍微理解一些,你就很厉害了。试试吧!
2、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
【归纳整理】
记住上面的两个表即可。
【拓展练习】
1、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 )
A、《本草纲目》 B、《 医典》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2、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时(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3、贴切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小说史(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 红
文档评论(0)